随着时间的推移,申公豹和姜子牙之间的差异便显现了出来,申公豹在修炼上面资质极高,没多长的时间,就已经成就了仙道,至于姜子牙,他却是天资愚笨得很,多年修炼,也不见他得一个长生果位,到现在已经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头了.
而元始天尊已经知道了应劫之人当是谁了,身为一个量劫的应劫之人,身上的因果那是大的惊人,上天自然不能容许其成就仙道,这申公豹已经是天仙的修为,断然不可能是应劫之人。
此外,元始天尊经过多番观察,发现这申公豹虽然资质不错,但却心术不正,学了法术却是一心想要满足他的私欲,久而久之,元始天尊就对他越发的厌恶了,至于姜子牙,虽然成不了仙道,但却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苦心修炼,却是更得元始天尊喜爱。
至于他熟读兵法这件事,在元始天尊看来,这封神量劫是建立在王朝更替的基础上的,姜子牙身为应劫之人,必不可免要入世应劫,辅佐明君,而这个时候,那些兵法就很有必要了,因此元始天尊非但没有阻止他,反而是十分鼓励。
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宝云光座上,命白鹤童子道,“请你师叔姜尚来”,白鹤童子就往桃园中来请子牙,口称“师叔,老爷有请”,子牙忙至宝殿座前行礼,恭敬说道,“弟子姜尚拜见师尊”,天尊便对他问道,“你上昆仑几载了?”。
子牙回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天尊便说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如今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将兴,你可下山与吾代劳,行封神大任。扶助明主,官拜上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一听元始天尊要赶他下山,立马哀告道,“弟子乃真心求道,苦熬岁月,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师尊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师尊收录”。
天尊却说道,“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子牙恋恋难舍,这时有南极仙翁上前说道,“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听闻,只得同意下山。当即收拾琴剑衣囊,起身拜别师尊,跪着说道,“弟子领师法旨下山,将来如何归来?”。天尊说道,“你今下山,吾有八句钤偈,后必有验,偈曰: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天尊随后又说道,“你今日虽然下山,日后却还有上山之日”。
当即,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即便带着行囊,出了玉虚宫,而这时有南极仙翁出来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道,“子牙一路保重!”。
当即,子牙别了南极仙翁,自己暗思,“吾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吾往哪里去?吾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而后突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
当即子牙借土遁,一路来到朝歌朝歌,离南门三十五里,到达宋家庄,子牙看门庭依旧,绿柳长存,不禁感叹道,“吾离此四十载,不觉风光依旧,人面不同”,子牙到了门前,就对着看门的问道,“你家员外在家否?”。
看门的问道,“你是何人?”,子牙说道,“你只说故人姜子牙来访”,当即,庄童来报员外,“外边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访”,宋异人正算帐,听见子牙来了,忙忙迎出庄来,口称,“贤弟,如何数十载不通音讯?”。
随即,二人携手相搀,进入草堂,各施礼坐下,异人说道,“吾等都这等岁数了,今日还能有重逢之日,当真是幸甚啊”,子牙道,“自别仁兄,实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缘浅分薄,未遂其志,今到高庄得会仁兄,乃讲尚之幸!”。
当即,异人忙吩咐下人准备宴席,而后又问道,“贤弟是吃斋还是吃荤?”,子牙道,“吾一心求道,岂有饮酒吃荤之理?自是吃斋”,宋异人道,“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喝些儿无妨”,子牙道,“仁兄见教,小弟领命就是了”,随后,二人欢饮。
异人问道,“贤弟上昆仑多少年了?”,子牙说道,“不觉四十载”,异人感叹道,“时光过得好快!贤弟在山可曾学些什么?”,子牙回答道看,“怎么不学?不然何必辛苦上山?”,异人问道,“学些什么道术?”。
子牙却说道,“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炉,炼丹”,异人顿时黑着脸,说道,“此乃仆佣之役,何足挂齿?今贤弟既回来,不若寻些事业,何必求道!就在吾家同住,不必又往别处去,吾与你相知,非比别人”。
子牙道,“正是此理”,异人随即说道,“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吾与你相处一场,明日就与你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后”,子牙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拒绝道,“仁兄,此事且再议”,随后二人谈讲至晚,子牙就在宋家庄住下。
话说宋异人二日早起,骑了驴儿往马家庄上来议亲,异人到庄之后,有庄童报与马员外,“有宋员外来拜访”,马员外大喜,迎出门来,便问道,“员外是被哪阵风儿刮来的?”,异人道,“小侄特来与令爱议亲”,马员外大悦,施礼坐下。
茶罢,员外问道,“贤侄,欲将小女说与何人?”,异人道,“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与小侄交好,因此结这一门亲却是正好”,马员外说道,“既是贤侄友人,吾自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