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山腰往上,有着一条独立的山路,这条山路,是专供皇族行走的,所以,这条山路是有着皇室守卫的。
朱瞻墡微微点头,示意让他上前。
青龙匆匆走来,神色凝重,手中握着一份密报。
“殿下,刚刚收到消息,晋王的暗线正在暗中渗透锦衣卫的情报库,似乎意图破坏我们的情报系统。”青龙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朱瞻墡的目光一凝,心中顿时明了。
果然,晋王叔的真正目标并非王府,而是锦衣卫的情报库。
一旦情报系统被破坏,他将失去对京城乃至整个大明局势的掌控,成为真正的“瞎子”和“聋子”。
“传令下去,秘密抓捕这些晋王的暗线,在他们行动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朱瞻墡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殿下!”指挥使领命,迅速退下安排。
朱瞻墡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京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晋王叔的计划真是够阴险的。
可他也不是吃素的,这一次,他要让晋王彻底的成为“瞎子”“聋子”。
......
与此同时,晋王依旧站在那座隐秘的山峰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远处的京城。
他的嘴角挂着那抹冷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王爷,暗线已经按照计划行动,锦衣卫的情报库即将被破坏。”黑衣人再次出现在晋王身后,语气中带着一丝恭敬。
晋王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很好,朱瞻墡现在应该已经察觉到我们的真正意图了。不过,为时已晚。”
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恭敬地问道,“王爷,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对王府施压?”
晋王转过身,目光冷冽,“不必了,王府只是诱饵,真正的目标已经达成。”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等待朱瞻墡自乱阵脚。”
黑衣人恭敬地低下头,“王爷英明。”
晋王挥了挥手,示意黑衣人退下。
他的目光依旧凝视着远处的京城,嘴角的笑意愈发冰冷。
夜风拂过他的衣袍,带来一丝寒意,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胜券在握的自信。
“朱瞻墡,你以为你能看透我的计划?可惜,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晋王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
京城内,朱瞻墡站在煤山之巅,目光如炬。
他的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逐渐被冷静取代。
晋王叔的计划虽然阴险,但他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殿下,青龙已经按照您的命令,秘密抓捕了晋王的暗线。锦衣卫的情报库安然无恙,反渗透计划也已启动。”一名青龙卫快步上前,低声禀报。
朱瞻墡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传令下去,继续加强戒备,尤其是锦衣卫的情报网络,绝不能再让晋王的暗线有机可乘。”朱瞻墡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殿下!”那名青龙卫领命,迅速退下安排。
朱瞻墡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京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知道,晋王叔的计划虽然被挫败,但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
晋王绝不会轻易放弃,而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
“王爷,刚刚收到消息,我们的暗线被朱瞻墡的人秘密抓捕,锦衣卫的情报库并未被破坏。”黑衣人匆匆赶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晋王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他的目光依旧深邃,仿佛对眼前的变故毫不在意。
“无妨,这不过是计划中的一环。”晋王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朱瞻墡果然不简单,竟然能看透我的意图。”
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恭敬地问道,“王爷,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晋王转过身,目光冷冽,“传令下去,启动‘天罗地网’计划的第二步。”
“我要让朱瞻墡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
黑衣人恭敬地低下头,“是,王爷!”
晋王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处的京城,嘴角的笑意愈发冰冷。
“朱瞻墡,你以为你赢了?可惜,真正的杀招还未启动。”
......
京城内,朱瞻墡依旧站在煤山之巅,目光如炬。
他的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殿下,刚刚收到消息,晋王的暗线虽然被我们抓捕,但他们的行动似乎只是幌子。”青龙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他拷问了一遍晋王的暗线,虽然专业,但晋王的暗线都是些软骨头,都没怎么用刑,就全都招了。
朱瞻墡的目光一凝,心中顿时明了。
晋王的计划果然不止一步,真正的杀招可能还在后面。
“传令下去,全城戒严,所有锦衣卫人员立即进入最高戒备状态,通知天雄军,暗中控制京城九门,如果遇到可疑人员,立刻拿下!”朱瞻墡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殿下!”青龙领命,迅速退下安排。
晋王还能够在京城有什么谋划呢?
皇宫?他们攻不下,白虎卫以及东厂镇守的皇宫,没有一个势力能够渗透进来。
襄王府?襄王府内可没有人能够攻破。
锦衣卫?锦衣四卫的情报库负责镇守的是白虎卫,没有个上百万人进攻,他们连门儿都见不到。
至于东厂的情报库?东厂的情报库,只有朱棣知道在哪,东厂的情报库甚至都不与大明帝国的知识宝库相连。
晋王就更找不到了。
那还有什么地方呢?
猛然间,朱瞻墡想起了一个地方。
百王府!
该死的,他怎么忘了这个地方。
朱瞻墡的目光骤然一凝,心中猛然一沉。
百王府——那是大明皇室宗亲的聚居之地,也是京城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
虽然表面上百王府只是宗亲们的居所,但实际上,那里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但,朱棣似乎有意放纵。
朱瞻墡也从来没有把那里当回事儿,所以,一直疏忽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