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向来不求虚名,但凡是有利于大明的利益他,他都会做。

安南这片土地,一直在反反复复,从秦末汉初时候的赵佗开始,安南就一直在反复横跳,中原强势则依附,中原弱势则反咬一口。

中原和安南,恩怨情仇已经千年,朱祁钰这次郡县安南,不准备采取原来的三个月速战,解决对方的决策层,而后设立郡县,和对方椎髻箕坐了。

只要反对中原的统治的文化仍在,那么大明郡县安南,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水中捞月而已。

朱祁钰之所以提出这样‘日拱一卒’的战略,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永乐年间,英国公张辅第一次带兵郡县安南只用了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而后永乐六年起,大明便陷入了治安战的陷阱之中。

因为反对大明对安南统治的基础还在,大明在安南的统治并不顺利。

在军事上,大明驻安南大军,只能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哪里有火哪里扑,不断的平叛,这种平叛的军事行动,稳定了大明对安南统治的同时,反而助长了反对郡县安南的基本盘,也为后来的黎利造反,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在政治上,大明在安南的统治,不得不和当地的世家妥协,比如将一些关键的官职、知府州县事让与当地世家,莫氏、黎氏、阮氏等等和大明的官吏互相通婚,形成了一种姻亲来稳定这些世家,防止世家们加入反对势力之中。

而安南世家们,往往是两头下注,谁当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做世袭罔替的世家,永远把持政治权力。

在经济上,大明的经济辐射范围,只能集中在河内、清化等少数大型城池,而在乡村,大明从未统治,这种没有根基的经济统治,让税赋、经贸等完全控制在安南地方宗族、缙绅手中。

在文化上,入安南的大明人,就需要椎髻箕坐,也就是髻如椎,坐如箕,而安南还有根深蒂固的本地士族,他们一面不断的讨好大明官吏,一面又制造风力,阻止大明对安南的王化。

这对大明在安南的统治极为不利,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反对大明统治的风力。

所以大明从未真正的王化安南,这才是宣德三年不得不退出安南的主要原因。

在明仁宗调走黄福之后,安南的大明官吏,选择了横征暴敛,未必不是看到了大明在安南的统治,摇摇欲坠,选择最后捞一笔的想法。

大明在退出安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明的迁都带来的政治军事中心的北移、大明水师的收缩下西洋活动趋于停滞、安南反对势力的不断扩张、大明在安南横征暴敛消耗了统治基础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于少保,其实维持一个低烈度的战争,并不需要多少粮饷,省钱的同时,还能磨砺大明水师、大明云贵黔两广等地的边军。”朱祁钰补充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这种日拱一卒的做法,有很多的优点,其中一个就是省钱。

于谦并不反对陛下的这个说法,三个月的快速作战和五年期的低烈度作战,在军备消耗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陛下,那安南的百姓呢”于谦低声问道。

唯一承受苦难的将是安南的百姓,五年期的低烈度战争,和三个月的快速作战,安南百姓长期陷入兵祸的恐惧之中,如同进入了人间地狱一样。

朱祁钰立刻说道:“朕是大明皇帝,朕不在乎。”

“臣仍然不认为这么做。”于谦依旧坚持的说道:“陛下,安南,不是倭国。”

“倭国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大明并不打算对倭国进行郡县化。”

“安南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大明对安南的战略是郡县化。”

“在本质上,这种低烈度的战争和永乐年间,大明在当地的平叛并无区别,反而会激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反对,最后才让黎利的势力越来越大,后来的横征暴敛,加剧了黎利的扩张。”

“大明在安南,也不是没有统治基础,如此日拱一卒,看似固若金汤,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于谦反对大明皇帝的日拱一卒的战略,是因为他认为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大明在安南仍有统治基础。

如果大明皇帝这么对付倭国,于谦不仅不反对,而且双手赞成,因为倭国在大明看来,就是贼,偷大明的礼仪的贼,事实上,倭国已经陷入了战乱的泥潭,而且会持续下去,不知何时终结。

可是大明完全没必要对安南如此,于谦很有信心,重新郡县安南之后,景泰年间的郡县安南,决计不会像永乐年间那般虎头蛇尾。

朱祁钰往前探了探身子,十分郑重的说道:“蒙古西征,在不花刺,强令城内所有居民不得携带任何东西出城,不出城者一概格杀;”

“在玉龙杰赤,蒙古士兵并将阿姆河水引入玉龙杰赤,城内外死亡超过120万人;”

“在呼罗珊,尽屠其民,焚毁所不能取携之物而去。”

“而那片领土,最终被伊尔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等分,就结果来看,只要抱着留地不留人的想法,没有什么不能稳定统治的!”

于谦并没有任何退步,开口说道:“那今天的伊尔汗国在哪儿察合台汗国亦一分为七。”

“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亲弟弟旭烈兀,伊尔汗国在旭烈兀死后,立刻陷入了内战之中。”

“陛下,前车覆,后车戒。秦氏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然大汉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

“蒙哥、旭烈兀、忽必烈、阿里不哥,同父同母胞兄弟,唯有忽必烈止杀,而蒙哥、旭烈兀、阿里不哥,他们的国在哪里”

“蒙哥、旭烈兀、阿里不哥的后人,今日都数典忘祖学起了沙里亚法啊!那些人是蒙古人过去征服的奴仆,现在蒙古人只能和奴仆同流合污,陛下。”

元朝、北元、北元汗廷、鞑靼可汗是一条清晰的没有争议的传承线,忽必烈建立的元朝,至今仍在,鞑靼可汗脱脱不花现在在天津卫的四夷馆,和琉球国王尚泰久为邻。

于谦站起身来,长揖在地,大声的说道:“陛下,蒙古西征,虽略有建树,可是大屠之后,军纪败坏,戎政乃是国之基石,基石不定,如沙上建塔!”

“陛下常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大明健儿,赤胆忠心,如此旷日持久的征战,恐军纪废弛。”

“陛下常言:外战不可快,内战不可豫,交趾与大明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乃是大明的四方之地,此战宜快不宜慢。”

“臣,恳请陛下三思。”

于谦这意思其实非常明确,陛下可以不在乎安南,难道陛下也不在意征战的大明军士吗

这种长期的低烈度的战争,会滋生出许多陛下过去一直不愿意看到的事儿,烧杀抢掠,在军事行动中,会从个别现象扩散到全军,而军纪的建立可能需要数年之功,破坏军纪的可能仅仅是一件小事。

甚至会出现尾大不掉、养寇自重的可能。

大明对安南之战,和大明对瓦剌之战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内战,内战不可豫,不可以犹豫,不可以停滞,不可以慢,一定要快。一个是外战,而外战不能求快,不能贪功冒进。

于谦在用陛下践行的军事战略和思想,来反驳陛下的日拱一卒,这么做,不仅不能郡县安南、长治久安,反而可能加深裂痕,最终分道扬镳。

于谦谈得不是修文以来远之道,而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一千五百万口的猪能杀得完,一千五百万口的人,却是杀不完的,但是一千五百万口的人会投降。

场面有些诡异的安静,兴安在一旁,听着这一顿吵架,心就跟着提到了嗓子眼上。

陛下和于少保其实经常吵架,偶尔会因为一些事争执的面红耳赤,尤其是一些关于国家之制上面的讨论。

这种争论在兴安看来,其实不是什么坏事,陛下要是和于谦客客气气的,那才天塌地陷的大事!

陛下和宰执之间必然会有一些政见不合,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政见不合不会升级到君臣相隙的地步,就没什么。

吵吵闹闹一家人。

过往的争吵中,于谦从来没有长揖在地的劝谏,陛下和于谦从最开始搭档的时候,就有着高度的默契。

朱祁钰看着于谦,这就是于谦,以刚直着称,是地地道道的直臣。

一个得了会试状元以策语伤时,最终获得了第三甲九十三名的于谦;一个因为直言上谏,在地方巡查二十五年,回京直接给王振一记名为‘两袖清风’的大嘴巴子,铁骨铮铮的于谦。

兴安眼睛珠子一转,忽然开口说道:“要不下盘棋臣去拿兵推棋盘。”

兴安发挥了他司礼监提督太监的本职工作,缓和君臣之间的矛盾。

他选择了直接打岔,这件事的争吵已经升级到了不同往常的地步,那么选择打岔,将这件事暂时搁置,让彼此冷静冷静,不失为一种办法。

很多的争吵最后升级为矛盾与冲突,都是话赶话,一句接着一句的吵,最后失去冷静。

下盘棋,无疑是个让彼此冷静一下的好办法。

“嗯。”朱祁钰让兴安去拿棋,才对于谦说道:“于少保先起来说话。”

于谦立刻就站了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陛下答应了下棋,等于答应了三思而后行。

如果陛下三思之后,仍然决定要日拱一卒的郡县安南,那于谦会坚定的执行这个命令,因为这是陛下的决定,但是于谦一定会费尽心力,防止事情滑落到不好的方向。

于谦说起了农庄法的一些趣事,让紧张的氛围得到了纾解。

兴安拿来的兵推棋盘,是【靖难之战】,就是燕王府和太子府朱允炆的靖难之战,这个棋盘有个好处,就是兴安不用放天灾,陛下手持太子府,于谦手持燕府也打不赢。

在这一幅兵推棋盘之中,陛下完全是靠实力获胜的!

朱祁钰和于谦开始对弈,一遍下棋,朱祁钰一边说道:“咱大明富硕啊,这兵推棋盘中,粮草并不会紧缺。”

于谦看着手中燕王府的兵力放弃了抵抗,陛下又不是刚愎自用的朱允炆,他在兵推棋盘上,就是发动料敌从先的被动,也赢不了。

他笑着回答道:“可不是嘛,当年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夏元吉造了三十万台武刚车供文皇帝驱使,那瓦剌人也好、鞑靼人也好,面对文皇帝,闻马蹄声退千里以避锋芒。”

“正统年间三征麓川,粮饷周转千里,大明军士也没饿肚子打仗。”

“可是也穷啊,朝廷没钱,每次征战,都是征调民夫民力,现在好了,大明富,朝廷也富。”

过去的大明富硕,百姓穷,朝廷也穷,现在大明也富硕,朝廷也富硕,百姓也称得上安居乐业。

那谁穷了

朱祁钰连胜三把,每一次都是在不到一百八十个回合内获胜,他过足了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棋瘾才说道:“果然,内战不可豫,当速胜。”

朱祁钰说的是靖难之战的内战,也说的是安南之战的内战,安南的交趾三司并没有罢撤编制,的确是内战。

这也是兴安取【靖难之战】的原因,内战打的越久,对大明越不利。

朱祁钰在正统十四年的奉天殿上睁开眼,在他的观念里,安南是个独立的国家。但当下的景泰九年六月,安南和后世的独立还是有巨大的差别。

就比如此时的安南,说的是汉话,用的是汉文,行制是大明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高度依赖大明,属于大明四方之地的范围之内。

于谦这才松了口气说道:“陛下英明。”

于谦离开了大驾玉辂,刚下车,就被兴安从身后追了上来。

“于少保,暂且留步。”兴安疾走了几步说道:“于少保,咱家就是个近侍,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可是看到陛下和于少保争辩,也是心惊胆战啊。”

于谦端着手低声问道:“陛下那边发火了吗”

兴安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于少保走后,陛下反而笑了起来,对咱家说,咱大明以前是国富朝廷穷,现在是真不穷。”

“还是陛下英明啊。”于谦颇为感慨的说道。

陛下向来如此,广开言路,良言嘉纳,从来不会因为有人谏言忠言逆耳,而不让对方把话说完。

毫无疑问,在于谦看来,陛下是英明的。

------题外话------

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母亲都是克烈唆鲁禾帖尼,克烈部是蒙古七十二部中实力除乞颜部之后实力最强,加盟蒙古集团最早的大股东。所以只有这四个人在拖雷死后有资格争夺汗位。日拱一卒这种战法,的确很省钱,但大明又不穷,朝廷也有钱,所以可以直接郡县安南,速战,至于教育的事儿,不过两代人四十年,就能解决了。求月票,嗷呜!

70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明贼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