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给太皇太后请安,臣妾这个时候过来没打扰您主休息吧?”
“你这丫头怎么来了?哀家还以为你满腹心思都在玄烨和两个孩子身上呢,你也不看看自己有多久没来慈宁宫了。”
“是臣妾的不是,让您担心了,这不是臣妾有好消息和您分享吗?您想听吗?”
难得见她露出这样的神情,孝庄是意外的,当然,她也被她勾起了好奇心。
“哀家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么调皮的时候,说吧,是什么好消息,难不成是皇上立你为后的消息?”
“不是,太皇太后就会取笑臣妾,皇上立臣妾为后确实是好消息,但跟臣妾和您说的好消息不是同一个,您不妨再猜猜?”
孝庄突然瞪大双眼,既然不是立后的消息,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她又怀孕了。
“可是又有喜了?”
“太皇太后英明,臣妾确实又有喜了,今日臣妾算是双喜临门,您高兴吗?”
“高兴,自然是高兴的,哀家这心里怎么觉得有些不踏实,真有喜了?”
“臣妾还能骗您不成?一早刚查出有喜的消息梁九功就来传旨了,臣妾也是意外的。
这孩子怕是个福星,刚怀上就给臣妾带来这样的好消息,臣妾欢喜得很呢。
虽然臣妾并不看重皇后之位,但皇上给了臣妾肯定会好好做好皇后的本分的。”
慕思梨之所以这么说是担心孝庄让她劝康熙雨露均沾,但康熙是她的人,她怎么可能将自己的人拱手相让?
她又不是圣母,就算她成了皇后又如何,康熙敢碰其他人,她就敢带着孩子消失。
当然,这是她的比喻,她相信康熙不会干这样的事,她也没机会带着孩子跑路。
“哀家就知道你是个好的,既然有了身子,那就好好养胎,玄烨子嗣稀薄,哀家还是希望他能多几个阿哥的。”
“臣妾会努力的,时候不早了,臣妾要回去照看保成和小四,就不打扰您休息了,臣妾告退。“
慕思梨离开时是带着不少赏赐走的,孝庄对她还算看重,因此给的都不是凡品。
“娘娘,奴婢听太皇太后那意思是要您劝皇上雨露均沾,不要再独宠您一人了,您真打算劝皇上不成?”
“紫鸢,本宫瞧着是循规蹈矩的人吗?”
紫鸢盯着慕思梨看了半晌后摇了摇头,见鬼的循规蹈矩,是她想多了,娘娘刚才在慈宁宫说的都是托词。
“是奴婢误会娘娘了,娘娘放心,奴婢和梁九功会护好您和小阿哥们的,这后宫是您的天下,奴婢绝不会让人钻了空子。”
虽然觉得她这话有些问题,但她是为了她好才这么说的,因此她没发表什么意见。
“本宫看好你。”
刚回到承乾宫胤礽便带着胤禛过来了。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您总算成为皇后了,儿子真担心皇阿玛把皇后之位给别人,明明您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慕思梨直接被他这话给逗笑了,什么叫最佳人选,又不是选美,还要搞个评选不成?
“保成这么期待本宫成为皇后,本宫当然要努力了,小四这是怎么了,没睡醒?”
胤禛摇头,他不是没睡醒,他是被自家二哥叫起来看书看得头疼。
他还是个孩子,二哥也还小,怎么这么热衷于学习?难道当太子必须这么努力?
“皇额娘,儿子是不是不够努力,为何儿子不想学习?”
慕思梨嘴角抽了抽,她怎么知道他为何不爱学习,明明都是她养出来的,性子怎么差这么多?
胤礽也有些无奈,四弟什么都好,就是不怎么爱学习,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得赶紧给他纠正才行。
皇阿玛曾说过要他们兄弟齐心共同管理大清的话,他可不能让四弟变得懈怠。
“皇额娘,四弟开玩笑的,听说您又有喜了,这是真的吗?”
胤礽看着慕思梨的肚子用有些期待的语气问到,他已经有弟弟了,现在想要的是妹妹。
若她真给他生个妹妹出来,他一定好好宠她,让她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二幸福的女子。
为何不是第一,自然是因为慕思梨了。
“是真的,也是一早才查出来的,本宫还以为这辈子只有你们两个孩子了,没想到上天垂怜,又让本宫怀上了。”
“恭喜皇额娘,这一胎能给儿子生个妹妹吗?弟弟什么的一个就够了,儿子想要软软糯糯的妹妹。”
胤禛闻言一脸伤心的看着他,二哥绝对是变心了,之前他还说自己是他最疼的弟弟,现在好了,有妹妹要来跟他争宠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纠结,那可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难不成朕要因为她抢了二哥的宠爱就与她置气?
算了,妹妹确实比弟弟香,他也想要妹妹,既然如此,那就期待皇额娘生个妹妹好了。
“虽然儿子担心妹妹会抢走您和二哥对儿子的宠爱,但儿子明是非,就算您真的生了妹妹也不要紧,儿子喜欢她的。”
慕思梨的嘴角再次抽搐起来,这小子说得好像她有了女儿就不疼他了一样,她是那样的人吗?
先不说她是不是,她肚子里怀的可是两个儿子,没有妹妹跟他争宠的。
“既然小四都这么说了,本宫也不好说别的,不过你们倒是提醒本宫了,本宫既然成了皇后,那惠嫔和荣嫔的位置也该动一动了。”
“皇额娘的意思是?”
“她们也是有阿哥傍身的人,总不能一直在嫔位上坐着,你以后是要成为皇上的人,怎么能没有兄弟帮衬?”
胤礽一脸感动的看着她,她知道她不是他的生母,可她待他比生母还好,如今更是为了他要给别人晋位,他如何不感动?
她不是希望他早日登基好让她和皇阿玛出去游玩吗?
他决定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在十年内学会治国之策,这样她就能去做她想做的事了。
“皇额娘,儿子会如您所愿,让您过上您梦寐以求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