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那声鸡鸣,廿三赶紧摇了摇头,吐了吐口中的血,痛苦的道:“别——别打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家里有老母亲,如果我死了,我老母亲就无人照顾了!”
审问的人脸上露出喜色,道:“还不快说!”
廿三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道:“如果我说了,可不可以放我一条生路!”
审问的人道:“你算是个硬汉,我也佩服,所以这个当然。只要你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们!”
于是,廿三便把棘国集结军队,准备奇袭瑗城的事告诉了审问的人。
他的话一说出口,审问的人大惊,忙飞报守将南宫朔。
南宫朔听了也十分吃惊,迅速过来,问廿三道:“据我所知,棘国的兵马都到北边去了,哪里来的军队?”
廿三道:“这我也不清楚,似乎是世子之前听说棘国危险,就带兵从他的封地赶回来了。”
南宫朔道:“有多少人?”
廿三道:“世子带出去的兵马,总共4000人,此番带了一半回来。”
南宫朔听了,转忧为喜道:“这个不难,我瑗城守军100,只需关好城门就行。”
手下的人忧道:“是不是该让棘城的人回援?”
南宫朔不以为然道:“哪里需要他们?只需要燃起狼烟,让颡城援军过来,他们4000兵甲,只需少数人守城,其余的3000多人过来,可以把棘国的人全部消灭在城外。”
说完,南宫朔立即派人,前往神寓洞方向,探听廿三所言虚实。
此时已近天明,林风和邗辛已回到神寓洞,而元朗和1000邗国人也都到齐。
林风命邗辛立即带领200民夫,避人耳目,潜到黄河淤口,依计行事。命元朗立即将所染旗幡分发给800邗国人,让他们全部散开,然后以元朗的50名兵甲在前,带着众人,往瑗城方向而去。
不久后,斥侯来报,发现有瑗城的细作进入山中。
林风不动声色,继续带着人马前进。
又过不久,斥侯来报,瑗城的细作已扳返瑗城。
林风立即指挥部众全都收起旗幡,悄悄往龙藏峪潜龙湾。
走到半途,众人远远的看到,瑗城烽火台上点起了狼烟。
又过了一个时辰,林风带着大队人马,到了潜龙湾上方,他安排大家原地休息,补充昨夜劳累耗费的精力。
那边,邗辛已经赶到黄河古淤口,快速开挖淤道。不久,他便看到瑗城方向的狼烟。
邗辛忙加快进度,200人拼力苦挖,眼看着要挖通。
邗辛让众人停下,暂且休息。
不久后,龙隐门旁的山上响箭之声响起,邗辛立即掘开淤口。
滚滚的黄河水顺着龙藏峪旁的山坡,似千军万马之势,直泻而下。
走过龙隐门后,颡城援军听到山谷中传来隆隆似打雷般的声音,感到情形不妙,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看到一条黄龙顺着山谷直扑过来。
援军们忙想逃走,但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哪里有时间让他们可逃?
援军们被黄河之水冲得七零八落,武器装备全部掉落,溃不成军。
不到几分钟,潜龙湾几公里的水面上,漂满了颡城援军。为了不被水淹死,士兵们纷纷脱下甲胄,游水上岸。
此时,岸上丛林中杀声震天,林风带领部众直冲而下。
颡城援军哪里还有还手之力,纷纷束手就擒。
看到水中还飘浮着许多人,林风将他们尽数打捞上来。教部众用现代的心肺复苏办法,尽量抢救,又让数百人从濒死的边缘抢救了回来。
之前被抓住的颡城援军眼睁睁看到林风对他们的人施救,感动不已。
林风问了问颡城援军部队编制情况,带队将军情况等,知道共有3800人从颡城出来,他清点了一下被俘人数,有近3000人。
林风心中有些伤感,他没想到,自己如此周密测算,还是有近800人死于洪水。
手下的部众为此次大捷十分振奋,他们兵不血刃,不失一兵一卒,就歼敌3800人,如此战功,前所未见。
他们更是对林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把林风的神话般的经历结合起来,私下给他取名“天人”。
林风想起历史上萧国的命运,便告诉俘虏,萧国穷兵黩武,已惹天怒,再过三年,将会灭国。等这次战争结束后,他将奏请棘侯,将他们妥善安置,以逃过萧国灭国之灾。
他的话,让俘虏十分震惊。在他们看来,萧国如日中天,根本不像是要被灭国的样子。
俘虏们窃窃私语,对林风的话半信半疑。
林风看到,也不多作解释,他命令部众,不得随意殴打俘虏,更不得杀死俘虏。否则将杀无赦!
而他的安排,让俘虏和部众也十分吃惊。
当时,国与国之间的交战,往往以砍下对方头颅记功,所以几乎不留活口。就是对于他国百姓,也会烧杀抢掠。
林风这样仁慈对待俘虏的安排,在当时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此时,邗辛带着200名民夫赶到潜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