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达湖口一战,天下扬名,俨然世之猛虎,他代表的就是朱家军几十万将士,向前一步,尸山血海,长刀挥动,血流成河。

这就是一位顶级大将的压迫,站在他的面前,这些文人脆弱得如同鸡蛋,一脚下去,能碎成一地。

但是曾经的他们并不是这么脆弱的,恰恰相反,哪怕北宋最强的武夫,在他们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只靠着捕风捉影,鼓弄唇舌,铺天盖地地诬陷,就足以逼死一个顶级将领。

到了南宋,那就更厉害了。

莫须有一出,简直把害人弄成了玄学……以前还要讲究罗织罪名,设计陷害,这回好了,想杀你,莫须有!

不过话说回来,那些都是曾经,如今文人的势力下降到了最低谷,准确说是传统文人,他们左右不了朱元璋,更左右不了徐达这些将领,处境万分尴尬。

只不过面对着撼动根本的刨祖坟行动,他们不能不有反应。

钱唐强忍着恐惧,努力挺直胸膛,朗声道:“读书求学,自有一定之规。少时发蒙,或在家中,或在临近蒙学,意在读书识字,稍通道理,随后年纪稍长,求名师,访高友,增长见闻,积蓄学问。至于入书院,求学于名家,成就学业,便是要参加科举,入朝为官,效命君王,辅国治民……在下言说白鹿洞书院,不该什么人都收,我以为没有什么错误!”

徐达一怔,难道自己误会他了?

“别听他摇唇鼓舌,要是信了他的鬼话,你就上当了。”朱英继续拱火,徐达也在沉吟,他知道对方话里藏着伏笔,但是却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时候张希孟狠狠瞪了朱英一眼,这小子才赶快闭嘴。

随后张希孟微微一笑,“提到了如何选才,我似乎有些想法,你们这些名士鸿儒,想必有更多的想法,不妨在此交流一二。”

张希孟笑道:“以我观之,天下教书育人之所,大体有三部分……一是私学,二是官学,三书院……”

张希孟侃侃而谈,这时候朱元璋,宋濂,朱升,徐达,还有许多文武也都侧耳倾听,试问天下谁有胆子忽视张夫子的话语呢?

身为一个宋以后旳古代年轻人,想要走读书识字,考科举,当大官这条路,大体要经过怎么样的流程呢?

首先第一步,你要有点钱,还要家人愿意支持你读书,而周围要是有学堂私塾,你就可以进去读书识字了。

当然了,如果家庭条件好到林妹妹的程度,也可以请个进士到家里单独教你读书。

而这些学堂啊,私塾啊,族学啊,是民间负责出资的,也可能是富商捐助,宗族出钱,或者老师靠着名声,收取束修,维持经营。

所以说入学的第一步,识字这一关,要完全靠自己。

而就是这一步,就足以过滤掉九成的穷人了。

当你完成基本的识字读书之后,接下来就要学习更高深的东西,毕竟不论是策论诗词,还是八股文章,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技能,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悟到的,必须有名师指点。

这就产生了升学的需要。

而升学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官学,一个是书院。

官学这套体系很明显,就是自朝廷太学,一直到州府县,各级的官学。

比如着名的庆历新政,就留下了兴学令,要求生员必须入学三百天以上,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样一来,弄得官学地位骤然升高,各地学子争相进入官学,一度让民间的书院萧条冷落,几乎关门。

不过很快书院就找到了起死回生的办法,而且还更进一步,烈火烹油了。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让朝廷承认,民间办的书院,兼具官学性质,从书院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聪明如你,大约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朝廷可以下令地方建立官学,但是却解决不了教学质量问题,很多地方的官学根本不在乎学生学什么,甚至来不来都无所谓,只要交了钱,就给你个参加科举的资格。

通常的价目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概的意思就是十五两银子可以有志求学了,三十两可以站着听,四十两才有提问答疑的权力,五十两就能知道上面的意思,六十两就可以舒舒服服,到了七十两,不管干什么,都能顺利毕业。

一句话,得加钱!

官学成了这个德行,已经不具备教学能力,大约就是参加科举的一道关卡。而想要通过科举,还要真本事。

书院这时候就脱颖而出。

因为规模宏大的书院,从编制和教学方法上,类似于朝廷官学。

而书院是由公认的士林名宿执掌,朝野共同承认的鸿儒。

一个个讲话都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响,科举的主考,很可能就是这帮人的同窗好友,或者门生故吏……跟着他们读书,通过科举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

张希孟简略说了一下教学过程,为的是让徐达这些人听明白,随后他微微一笑,“其实这些年我们在军中推行识字教育,渡江之后,大力兴学,随后又允许女子入学。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华夏吴国要建立怎么样的培养人才的体系呢?”

“首先第一条,我们要从蒙学开始,全数由官府出面办学,如果确实财政困难,可以官民合办,但不管怎么办,都必须使用官方统一教材,上相同的课,接受同样的考核。所以说我们的蒙学,带有强制性。并不会因为家庭情况,把大部分学童排斥在外。”

张希孟说完,宋濂就立刻道:“没错,这也是张相一直倡导的,在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哪怕穷苦人,也有入学接受教化的权利……你们不会觉得不妥的?”

钱唐等人一阵语塞,他们当然觉得不妥,可问题是该如何反对,这话说不出口啊!

众人只能默然。

张希孟又道:“在最基本的蒙学之上,再设立各级官学……针对所有官学,都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提出明确的办学要求,务必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由各级官学之上,就是太学,也就是最高学府,专门培养顶级人才,也包括高级官员。”

钱唐突然道:“张相,那,那书院呢?”

“没了!”

张希孟回答很干脆,“我们不会允许被几个士林鸿儒把持的书院存在!学在学堂,学在官府!”

钱唐脸色骤变,沉声道:“书院当真没有可取之处?官学也不是没有办过,庆历兴学,各地都办学堂,结果良莠不齐,根本培养不出辅国治民的人才,还不是要靠书院!草民窃以为这是一厢情愿!”

张希孟笑道:“是不是一厢情愿,还要看有没有配套的措施……我们科举录取数量远多于以往,金陵一府一次就录取了五百人。比如你考入了金陵府学,就有成为金陵书吏的资格,官学和官吏是挂在一起的,如此一来,试问官学还会那么不堪吗?再有,这样一来,我们每年需要的人才数量,只怕要在数万,试问天下间书院,能有这么大的体量,可以容纳这么多学生吗?”

张希孟满脸笑容,一点点抛出了他的构想,听在耳朵里的众人,不只是钱唐之流,包括朱升,宋濂,叶琛,许许多多人,都大吃一惊,大开眼界!

他们终于明白了,张希孟到底在布一个什么局……

从一开始就在军中广泛教导读书识字,随后又大力兴学,这就是建立一个基础,一个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基础,读书识字,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而想要满足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的要求,就必然是官府出来做事。

不然就算朱熹本事再大,也就能创建几个书院罢了,一个白鹿洞书院,能教导多少弟子?这些弟子当中,又有多少人才?

不够的,他们不行!

过去虽然朝廷掌握科举,民间也有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说法,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懂。

科举虽然在朝廷,但学却在民间。

而科举这种主观性很大的考试,一旦考官也是从书院出来,屁股也坐在民间这边,那科举就不是朝廷的抡才大典了。

有趣的是,三年一次,四年一次的科举,每次录取几百人。这个数额也巧妙契合了民间书院的教学能力。

又一次完美闭环了。

所以说想要在古代推动改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把各种利益瓜分殆尽,而且整个社会,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谁敢动,就会被万人唾骂,不得好死,殃及子孙!

“钱唐,还有你们大家伙,都说说吧,我的主张可还妥当?”张希孟笑着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随便指责,胡言乱语,旁边徐达可按着刀子呢!

但是想从道理上驳斥张希孟的话,却也千难万难。

“这,这未免太劳民伤财了吧?”揭文安仗着胆子嘟囔道。

张希孟哈哈大笑,“我前面就说了,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看百姓愿不愿意让自己子弟飞黄腾达,改换门庭了!”

这一次不用别人说什么,朱英这小子一跃三尺高,直接冲到了那些立功将士的面前。

“你们听到没有?张相给你们分书院的田,给你们子孙入学提供方便,这是多大的恩情?你们看见没有,那些书生,明明手无寸铁,却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跑来阻挠,他们可不光是为了自己!”

“你们知道吗,从今往后,你们的后代,才可以跟他们的后代,同台竞技,相互比拼!这一次的赏赐,没给你们封官进爵,却同样让你们的子孙受益无穷!”

朱英声嘶力竭大吼,原本还听不明白的人终于渐渐醒悟了。

扑通,扑通!

自张子明开始,一个接着一个跪倒,激动涕泪横流,尽管他们已经知道了一些,但是直到此刻,才真正明白,这份赏赐的价值!

“叩谢上位天恩!上位万岁!”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贞观清闲人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明末之大国崛起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胡扯五千年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