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移风易俗,非常困难。后世不说别的,只说一个禁燃烟花爆竹,且不去说它对不对。推行了多少年,大城市里面一样有人在放,人数还不少。更不用说什么推行火葬了。农村里你就是强制性拖去火葬了,人家也会大办丧事,然后再准备棺材,把骨灰盒放棺材里,挖个坟送上山给埋了。

所以刘备没想着要去强行改变,但他也做了变通。朝廷下旨夺情之后,刘备上疏表示:“汉自灵帝以来,诸侯并起,崩乱至今。幸赖天子明德,祖宗福荫,天下州郡,又复归汉室。唯有荆、益,孤悬在外。臣名为汉臣,份亦宗室,是以虽遭母丧,心胆俱裂。亦不敢有负陛下之隆恩,置祖宗家业于不顾也。愿在家守丧,居府治事。臣之世子,生性至孝,愿代臣至幽州,守墓三年。愿请陛下圣裁。臣泣再拜。”

奏表到了朝廷,天子批复:“可。”

于是中山王世子刘瑾,就代父至涿县,结庐守墓。与此同时,刘备密信又到了刘恭处,让他看好自己这个儿子。刘备对长子刘瑾的培养,花了很大心血,这是他未来的接班人,所以从品行,从能力,从言行,从性格等各方面,他都会去仔细观察,然后得出结论行还是不行。

未来的一个偌大帝国,若没有个优秀的掌舵人,那又怎么行呢。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大战连年,北方虽然是丰收不断,但供应起庞大的军队来也有些吃力。刚好刘备决定在府中服丧治事,于是就静下心来,决定把一些事情先放一放。而另外一些事情,则可以先行推动起来了。

北方,百万民夫被征发起来,开始修筑通往塞外的驰道。趁着鲜卑被汉军一扫而空,草原势力还没有再度兴盛的时机,汉人开始了草原大开发的疯狂模式。

从受降城一直到稽落山,再从稽落山到匈奴河,西海,燕然山,再到狼居胥山,驰道如同玉带,在大草原上蜿蜒伸展。路基高高隆起于地面,道旁两侧栽满了易活耐旱的杨树。驰道连接了大大小小的城池。

这些城池开始并不大,它们的主要作用,只是用来充当军事要塞。里面会驻守一些军队。城池的选址都是经过朝廷精心挑选出来的。附近有大量的水源,可以放牧,也可以耕种。在粮食上尽量让军队能够自耕自足。而朝廷也会招募边民迁徙于此,愿意来的,都会获得大片的牧场和土地。田租、算赋都能够根据条件来减免,最长可达五年。条件好得不得了。有些失去了土地,又活不下去的百姓,看到官府的公文,就毫不犹豫的拖家带口,去往了新的家园。

他们不管那里是何处,有多远。反正只要还有汉家大旗高高飘扬,那里就是汉土。是汉土他们就不怕了。条件艰苦点没有关系,没有什么比起活下来,更重要了。

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交汇的地方,修了城;鄂尔浑河与色楞格河交汇的地方也修了城。最终,这些河流都汇聚在一起,翻腾奔涌着,注入了北海。

这是苏武曾经牧羊的地方。汉人们对这个地名并不陌生。虽然这里离家园很远,还很冷。但大家还是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撼到了。

一望无际的湖泊,碧波涌现,湖中隐约有岛忽隐忽现。天上,鹭鸟上下翻飞,水面之上,野鸭遨游,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湖边,芦苇成片。好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色,迷人到了极点。

就在湖边三角洲左侧的高地那里,一座巍峨的大城拔地而起。城高五丈,周围三十里,以巨石、三合土浇汁堆叠而成。

正南方的城门口,钟繇手书的镇远城三字,挺拔古朴,苍劲有力。城外靠近湖边,又有一丈许高的石碑,上书四个大字:永镇北海。背后是孔融所撰写的建城纪事。

刘备决定,在他手里,北海将会逐渐纳入汉朝的控制,然后慢慢彻底变成汉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海这里,除了天气有点不好之外,其实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周围土地可耕可牧。而且这么大的一片水域,光打渔就足够养活驻守在这里的军民了。

至于防御方面,刘备在这里存放了足够坚持半年的武器、粮食以及终极大杀器炸药。真要有事,半年也足够援军赶到了。如果半年都坚持不了的话,他留在这里最后的手段,也会让这里的敌人讨不了好。

西边,围绕着弹汗山,饶乐水,也开始了筑城工作。刘备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吞食草原,彻底把草原变成汉朝的领土。

以前的汉人对草原不感兴趣,觉得那里不能种地,气候又不适合居住。要来无用。但刘备并不这么觉得。不过要彻底改变天下人的印象,还得慢慢来。

青州书院的探矿大队们,已经随着大部队们出发了。他们在军队的护送下,犹如蝗虫一般,在偌大的草原之上疯狂挖洞。

又有许多醉心格物的士子被发动起来,在无数蛊惑人心的口号下,被忽悠到了大草原上去喝风吃土。研究世界的本源。

随着半年之后,草原之上大型露天煤矿和铜矿的先后探明发现,朝廷上下,再无一人口出怨言,抱怨刘备的一意孤行是浪费人力物力。而是出口齐赞刘备的高瞻远瞩。

煤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古人一直在用。而自从刘备到了青州,大量使用煤来建高炉炼钢铁之后,煤就渐渐的开始成为了青州甚至是北方的一种重要生活物资。不但被用来冶炼,还被大规模用来取暖。

刘备早早就考虑到了水土维持的问题。北方在经历过战乱之后,人口逐渐恢复增长。而这时候的人们,做饭取暖,多是外出樵采。北方的山林再多,也经不住人们的大肆砍伐。于是引入煤来取代柴火,哪怕只是用在城池之中,对于植被保护,也是一大进步。

至于铜,汉朝乃至于华夏,从古至今,就一直是个缺铜的国度。曾几何时,没铜铸钱了,只能铸造铁钱。而北方,极少有铜矿。直到后世清朝之时,朝廷所用铸钱的铜,都来自云、贵、川等地。也就是现在的益州。

而今益州被曹操所据有。人家老曹同志在那里挥着锄头大挖特挖,赚得盆满钵满。幸好东汉时期,徐州也发现了大型铜矿。不然少府、将作等部门,就真的要哭了。

而北方草原发现大型铜矿,这对帝国来说,不吝于天降馅饼。北方属于朝廷管辖,而且地势平坦,运输便利。不像益州,铜想要运出来,就只能走水路运到荆州。这就是先秦至汉朝的时候,荆州南阳为什么是天下铸造中心的原因。因为原材料会通过长江,顺水而下,抵达荆州。而南阳又离洛阳最近,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铸造大都会。天下五都之一。

可是,南阳成为铸造中心的背后,谁又知道,风大浪急的三峡,每年又会翻多少船,吞噬多少物资、人命呢?后世充当押运官的官员,简直比流放三千里还要惨。流放三千里还有活路。你行船,稍有闪失,就是死路一条。就算你自己幸运躲过了,可要是所率船队翻了几条船,朝廷也会例行问罪。

现在北方竟然也有铜,而且还是极其容易开采,极其便于运输的大型铜矿。这让朝廷如何不喜?在这会所有人的认知之中。铜就等于钱。就是财富。

这下,再也没有人反对刘备向北方扩展的建议了。而是一个个热衷的询问起来,北方那广袤的草原,是否允许私人买卖?

当第一个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备不禁就笑了起来。铜矿和煤矿,他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花了多少时间才寻到。向北方大规模扩展之前,他派的人就已经在草原之上进行活动了。铜矿和煤矿也早就发现了。现在他只是配合着这股风潮,把消息给放出来而已。

人类的欲望,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他就是要让吏民们知道,北方有大利可图,这样,汉人的目光,才不会被现有的领土所束缚住。英雄、文明、伟大的汉人们,也是时候出去看看世界了。而不是天天惦记着自家的那点儿土地。

土地是根本,农业不可荒废。但汉朝这艘巨舰要继续发展,继续前行。光靠农耕文明可不够。北方因为战乱,许多地主豪强们死的死,残的残,元气大伤。但与此同时,又有大批的新兴贵族在跟着刘备一起崛起。

为了让这些人对土地不要那么贪婪。刘备只好尽量的设法,让他们转移目标。去吧,去草原开矿、去草原放牧。你们所赚取的利益,远比大量买田种地要强多了。

刘备很快做了批复,表示草原太过于广阔,朝廷一时半会,无力对其进行大开发。可以允许官民购买土地,进行探矿、耕种、放牧等权利。但若发现矿产,不得隐瞒,须第一时间上报朝廷。而朝廷拥有矿产资源的全部收购权。

官员、贵族们才无所谓呢,发现了矿产,不卖给朝廷,卖给谁去。这玩意又不能吃不能喝。现在有朝廷兜底,他们更是百无禁忌。刘备知道草原是个大坑,又怕没人购买,索性就半买半送,把大片草原当做白菜价给卖了出去。

要是一无所获,也冤不得自己。反正他们也没花多少钱。这点钱购买者哪怕是在那里种地、放牧都能够收回来。实在不行,他们还能够当作祖产传给后代啊。

至于一些模糊印象中的优质地块,刘备死死捂在了手里。这些地方,哪怕现在一无所获,他也不会卖出去,有些地方,不仅仅只去看商业价值的。

至此,草原大开始,就彻底进入了高潮时期。刘备相信,未来的贵族们,会和他的传人一起,守护草原,保卫他们的财产。这样一来,草原上的民族,基本上就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以前是汉人不要,所以草原上的民族才能够称王称霸。现在汉人来了,谁还能够蹦跶?

辽东那边,刘备派人在广阳郡蓟县重新筑城,这里一直是幽州刺史府(幽州牧)的驻地,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千年之后,这里将会成为大明王朝的都城。肩负着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守卫国门的重任。

这个地方,在刘备的规模中,将是未来的幽州都督府。辽东将会以蓟县为基地,不断向北挺进。彻底扫灭、收复辽东的其余诸部。话说当年公孙度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东奔西跑,跑到哪里去了。这两小子,当年与高句丽王次子高建勾搭在一起,鼓动高句丽王欲兴兵犯汉。

结果高句丽国在卢植、黄忠等人的打击下,王死国灭,下场凄凉无比。只是公孙康和公孙恭两人,却遍寻不见。时有传言,或云在扶余,或云在肃慎。却无一处是真。

这些年来,刘备事情越来越多,却也把这两人给忘了。现在忽然想起辽东之事,心中不禁就冒起这两人的姓名来。

刘备觉得,此二人都不是平庸之辈,肯定不会悄无声息的死去。这会只怕是在哪个地方躲了起来潇洒快活呢。既然准备开始大辽东,那顺手让人把这两个家伙给揪出来,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开发草原,和开发辽东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汉朝的疆域,将广袤的领土彻底纳入汉朝的疆域地图。与此同时,大力开发草原与辽东的一切资源,以丰富汉朝的物资供应,这有利于汉朝的社会稳定,使得汉朝的统治更加稳固。

刘备相信,在这开发热潮中,将会有不少的官民、贵族在其中获得利益。这将使得他们的思想发生根本改变。在对土地更加渴望的同时,对耕地的依赖将会大大降低。

他们不再只会买地耕种,对于土地的附加价值,将不再只依赖于农业生产。新兴的矿业、经济作物等等,都会成为他们新的财源。

这些利益的获得者,将会成为他刘备的铁杆支持者。当帝国需要进行下一轮军事扩张的时候。他们将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表示同意。

潜移默化下去,几十年或者百年之后,大航海时代难道就不会提前来临吗?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