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爱读书屋 >  乱清 >   第一五八章 登基大典

洪绪皇帝的登基大典,终于到来了。

寅时——凌晨三点一到,相关人员、器物便开始“进场”了。

首先是“法驾卤簿”。

负责这一摊儿的是銮仪卫,这是一年之中,已愈来愈边缘化的銮仪卫最能刷存在感的一天,从上到下,无不精神抖擞,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办差。

打**外、金水桥内开始,便陈设“法驾卤簿”,由南而北,一直排到太和殿丹陛之上、殿檐之下,“盛陈威仪”。

**外,设导象。

午门外,设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即天子乘用的五种车子。五辂之南,设宝象;宝象之南,设金鼓铙歌大乐。

所谓“导象”、“宝象”,统称“仪象”——可都是真真正正的大象哦,每一只,均施锦鞯,负宝瓶——铜质、贴金,下承以莲座,木雕贴金,雕花朵、番草之属,华美异常。

太和门外,设玉辇、金辇。

以上只是“前戏”,“戏肉”在太和殿。

太和殿门外露台正中,设九龙曲柄黄伞盖;殿檐下,设拂、炉、盒、壶、盘、瓶、椅、杌之属。

三层汉白玉的丹陛上,是持方天戟、仪刀、弓矢、豹尾枪的亲军、护军,一共十班,彼此将间,达于两阶。

阶下,设静鞭、仗马,列甬道东西。

丹墀之上,设紫赤方盖、红黄龙扇等,东西分列。

说明一下,“丹墀”是“丹陛”的一部分,指的是丹陛上两层台阶之间的平台。

另有各种旗、纛、麾、幡、氅、幢、幡、伞、盖、扇,由丹陛一直排到太和门。

除此之外,太和殿檐下陈中和韶乐,太和门北檐下陈丹陛大乐,南北呼应。

以上是銮仪卫的差使,主办登基大典的礼部,也有自己的准备功夫要做。

**城楼上,设“宣诏台”、“金凤台”——做什么用的,容后再表。

午门前,设龙亭、香亭。

太和殿广场的御道两边,安设铜质“品级山”,一尺来高,上以满汉两种文字注明品级,从正一品至从九品,一行十八坐,御道东西各两行,共七十二座,清楚指明参加仪式的官员该于何处就位。

太和殿内,设黄袱表案和笔砚案。

好了,一切就绪。

*

天亮了。

这是个极好的天儿,整个北京城沐浴在明澈的朝阳之中,仰望长天,碧空如洗,犹如一块硕大无朋的蓝水晶,令人目眩心怡。

平日,百官进宫,走东华门,今儿个,走午门。

卯正三刻——六点三刻,文武百官在午门前集中。

除了朝服袍褂、翎顶辉煌之外,人人都把自己好好儿捯饬了一番,剃头的剃头,修面的修面,看上去,一个个精神焕发,彼此都觉得,较之“国丧”之时,端的判若两人啊。心中感慨,面上含笑,雍容揖让,相互致意,午门前的广场上,一片春风怡荡。

辰初——七点整,赞礼官一声吆喝,百官噤声,接着,平时关闭的左、右掖门缓缓打开,在礼部司官引导之下,文武大臣自左掖门、宗室王公自右掖门,络绎进入紫禁城。

一进午门,就再也没有人说话了,只听得见纷沓的脚步声和衣物摩擦的窸窣声,以及旗幡迎风招展的猎猎之声。

入宫与贺的都是京官,不过,平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进入紫禁城的机会,禁闼肃静,九重巍巍,敬慎恐惧的天家威仪,金碧辉煌的殿阁楼台,共同构成无言的压力,有的人走着走着,便觉得背脊有些发凉,脚下有些发软,虽然目迷五色,却不敢东张西望,心里头莫名其妙的怦怦的跳了起来。

过金水桥,自太和门两侧的昭徳门、贞度门入太和殿广场。

一路之上,已觉得威仪隆盛,进了太和殿广场,愈加目眩了:龙旗猎猎,金戈辉煌,紫盖翠华,看之不尽!

于是,一边欢喜赞叹,一边在礼部司官的引导下,照“品级山”标定的位置,各就各位。

正一品至从九品,一共十八级,则御道东西两边,各十八排,每排首立纠仪御史一名,即帮助百官辨定朝位,典礼开始之后,若有失仪者,亦由他们负责弹劾。

伯爵以上,即为超品,朝位在太和殿门外的大露台上,和广场上的百官,彼此隔了一个三层的丹陛。

贝子以上,“与国同戚”,入太和殿行礼。

站好朝位之后,许多人都留意到了,是次大典,有一个明显不同于以往之处:

持方天戟、仪刀、弓矢、豹尾枪的亲军、护军,止于丹陛,再往上,或者说,再往前,也即在太和殿门前露台上植立的,是轩军近卫团的礼兵,他们手持的,是上了雪亮刺刀的洋枪。

百官就位之后,钦天监报时,礼部满、汉正、副六堂官至乾清门,奏请皇帝御殿。

午门钟鼓齐鸣,皇帝升舆,出乾清宫,至保和殿降舆,然后,行至中和殿升座。

这算是一个“过渡”,就是说,先在中和殿歇口气,准备准备。

辰正——八点整,吉时到,礼部堂官再奏,请皇帝即皇帝位,于是,皇帝降座,出中和殿,入太和殿,升金銮宝座。

这个时候,陈于太和殿檐下的中和韶乐奏起来了,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起,玉振金声,好不悦耳!

如果是“国丧”期间举行登基大典,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神马的,就只能“设而不作”,那样一来,仪典就失色许多喽。

嗯,还是“国丧”之后举行登基大典的好!

乐止,阶下三鸣鞭,清脆的鞭声,越过整个太和殿广场,传出太和门外,人在午门,都听得清清楚楚。

鸣赞官高喊:“排班——”

意思是:大伙儿各就各位,准备磕头。

太和门北檐下,丹陛大乐奏,王公百官由“立位”转“拜位”。

鸣赞官喊:“跪——”

呼啦啦一大片,整个场子都跪了下去。

然后,鸣赞官唱礼,群臣三跪九叩。

唯一的例外在太和殿内。

贝子以上亲贵,分左右排班,左以恭亲王为首,右以一身军礼服的皇夫轩亲王为首,所有亲贵,皆行三跪九叩大礼,惟轩亲王一人,行军礼——单膝下跪,举手平胸。别人叩首之时,轩亲王以右拳轻击左胸,一叩首一击胸,“九叩”,则“九击”。

三跪九叩之后,群臣起立,由“拜位”转“立位”。

至此,在形式上,帝国的臣民正式承认和接受了洪绪皇帝至尊无上的统治地位。

不过,大典还没有结束。

接下来,就是在京的三位殿阁大学士的活儿了。

礼部满尚书请玉玺,安放于笔砚案上;礼部汉尚书进即位诏书,文渊阁大学士瑞常接过,在表案上平平展开,武英殿大学士朱凤标随即在诏书上用印,待“皇帝之宝”的印痕干爽之后,将诏书重新卷起,文华殿大学士、“宣诏官”曾国藩接诏。

然后,三位殿阁大学士退出太和殿,曾国藩打头,双手捧诏,朱凤标、瑞常在后,三人走御道下丹陛。

早有礼部司官捧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托盘——在阶下等候,曾国藩将诏书放在云盘之上,此时,丹陛大乐复奏,宣诏官一行人走御道,往太和门方向迤逦而去,銮仪卫擎九龙曲柄黄伞盖随后——这代表“如朕亲临”。

宣诏官出太和门,乐止,静鞭再次响起,这表示皇帝即将还宫,鸣赞官高喊:“排位——”

百官由“立位”转“跪位”。

鸣赞官高喊:“跪——”

百官下跪,不过,不必叩首——这只是“跪送”。

于是,皇帝降座、升舆、还乾清宫。

皇帝出太和殿后,文鸣赞官喊“起——”百官起身。

然后,大伙儿怎么进的紫禁城,就怎么出紫禁城——出昭德门、贞度门,再由左掖门、右掖门出午门,不过,既不是回衙门,更不是回家,他们得出**,在外金水桥南“跪聆”宣诏官宣读今上的即位诏书。

再说宣诏官一行出午门后,便将诏书恭置于龙亭之内,由銮仪卫抬着,出端门,至**,一路抬上了**城楼。

前文提到的“宣诏台”,设在城楼东第一间;“金凤台”,设在城楼垛口正中,台上摆着“金凤朵云”——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

待文武百官按官阶高低在外金水桥南面北跪好之后,宣诏官曾国藩对着龙亭行一跪三叩礼,然后取出诏书,登上宣诏台,面西而立,开始宣读“纶音”。

没念几句,下边儿“跪聆”的人们就开始皱眉头了。

既听不大清,也……听不大懂啊?

曾大学士不仅中气不足,还一口湖南湘乡土腔,诏书骈四俪六,不是读饱了书的,本就难以听懂,不是每一个京官都是举人、进士出身,这下子……

许多人由头至尾,就大致听明白了一句——“正月初一,改元洪绪”,以及最后的“钦此——”

后来,大伙儿都说,今上的登基大典,什么都好,就是不该叫曾涤生来做这个“宣诏官”——不但声音不成,模样儿也不成啊!

三角眼、吊梢眉,身材瘦小,远远的看上去,实在没有什么威仪呀。

这也罢了,关键是,曾涤生的相貌,相法上,称作“刑杀之相”,登基大典这样的大喜事儿,派他做宣诏官,呃,合适吗?

当然,腹诽归腹诽,“钦此”之后,在鸣赞官的指挥下,文武百官再次一丝不苟的行三跪九叩礼。

礼毕,宣诏官将诏书卷起,下宣诏台,登上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台”,将诏书放在那个“朵云”——即雕成云朵状的木盘内,再置于木雕的“金凤”嘴里,两个銮仪卫,用黄绒绳悬吊“金凤”,从垛口正中徐徐降下,以示天子之命由金凤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也。

这时,早有礼部司官托着云盘——不是“金凤”嘴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而是前头提到的漆了云纹的托盘——在下头跪接。

“金凤”嘴里的诏书,正正好落在“云盘”里,此谓之“云盘接诏”。

接诏后,诏书仍要放回龙亭之内,然后由黄盖、仪仗、鼓乐前导,浩浩荡荡的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

诏书到达礼部的时候,礼部堂官早已取道长安左门,回到衙署,率众司官在大门前跪迎,并将诏书安放在大堂内,恭列香案,行三跪九叩礼。随后,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

这一整套仪式,曰“金凤颁诏”。

至此,整个登基大典,才算正式结束。

虽然有人对曾涤生这个“宣诏官”不甚以为然,但纵观整个登基大典,还是非常圆满的。

“同治”的年号,还要持续十几天,但是,洪绪皇帝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清话事人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