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自平日里的蛛丝马迹看出来的,许是谢承志在云卿瑾的身边也安插了眼线,总之谢承志定是知道云卿瑾对萧木莹的心意,这才如此劝他的。
不过谢承志的这一句劝导正合云卿瑾的心思,他最终答应谢承志的请求往前线调派了一名谢承志一脉的将领,并下诏宣萧木莹回霄城议事。
谢承志深知萧木莹手中的势力庞大,深得护国军军心,云卿瑾对她又是存了别样心思的。所以他在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先将她的官职及护国大将军之位剥夺,待她入了云卿瑾的后宫再一点点斩断她与前朝的联系,剪除她的羽翼,好让她不会再对自己的权位有所威胁。
并且因为他献计有功的原因,云卿瑾顺势答应他而派去前线的那位将领乃是国尉陈集恩,正是他谢承志一脉的人。
在陈集恩和传达诏令的使者刚刚自霄城动身的时候,萧木莹已经得到了消息,不禁大怒。
如此临阵换将正是申暮羽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现如今护国军在萧木莹的手中,申国军队与之敌对并没有很大的取胜把握,然而若是萧木莹真的任由陈集恩当了护国军主将的话,申暮羽只需小施手段诱使陈集恩或是轻敌、或是贪功、或是冒进而带领大军出城迎敌的话,非但护国军士兵会陷入危局,她辛苦收复的失地也将再次易手。
她当即让人在护国军中散布消息,将国中谢承志及不少朝臣与申国勾结陷害她,并且云卿瑾准备临阵换将的事情传遍全军。她还故意引导护国军士兵的情绪,使他们对此甚为愤恨,在私下议论时大都会偷偷骂一声谢承志的阴险和君上的糊涂。
于是当陈集恩和传达诏令的使者来到枣城时,城中的护国军士兵已是各个义愤填膺,军中将领更是结伴求见萧木莹,向她表达了士兵们只听她的号令,绝不听旁人指挥。
虽是自己有意引导,但是萧木莹看着这些护国军将领的忠心还是感动了几分,她感动地向他们表达了谢意,并且明确地表明了,她绝不会将护国军的军权交给毫无领兵经验的人,让他们放心。
待陈集恩和云卿瑾派来的使者进城向萧木莹传达了云卿瑾的诏令,萧木莹冷着一张小脸拒绝接受诏令,并当即写了一封奏折请使者带回去送给云卿瑾,倘若云卿瑾不答应她的请求,她宁愿死在枣城,也绝不回霄城。
陈集恩和那位使者最后是被护国军的三位将领“请”出枣城的,并且那三位护国军将领会跟着使者一起去面见云卿瑾,以免萧木莹的奏折在路上有被掉包的风险。
有了护国军三位将领形影不离地“护送”,陈集恩和那位使者无奈回返霄城,并向云卿瑾呈上了萧木莹的奏折。
云卿瑾看罢奏折长叹一声,随后便又重写了一封诏书交给护国军的三位将领让他们带回枣城,那诏书上下令让虎威校尉捷胜暂行主将之职掌管护国军,虎英校尉廖栩辅之,并严令护国军在枣城坚守不可轻举妄动。
三位将领带着诏书归来,萧木莹这才同意接受云卿瑾的命令回返霄城。
如此一番折腾花去了月余的时间,萧木莹一方的护国军固守在枣城坚守不出,城外的申国军明知强攻城池不可的情况下自是不会主动攻城,更何况申暮羽正在等着城中护国军临阵换将,到时他才会伺机反攻。
他却不会知道萧木莹态度强硬地遣返了云卿瑾派来的主将,还如愿得到了云卿瑾下令固守枣城的命令才踏上了回霄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