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时代的道德要求是儒学主导的,要求规范还是要与君子看齐。

但是崔博背后说袁绍的坏话,自然是算不得君子所为。崔博的表面行为当然也是朝着君子看齐的,但是实际上,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君子。

可能是一时情急,崔博就说了一大串袁绍的“坏话”,好吧…事实上崔博就是给袁绍的所作所为说出来罢了。

郭嘉是袁绍的粉丝,但其为人率性、不太尊礼法,崔博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但是这荀彧不一样,他可谓是一个真·君子。

待到荀彧问出那句话的时候,崔博就觉得——好像有点不妙了…

荀、郭二人能引为同道,可能就是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譬如:就目前看来,他俩对那袁绍都颇为好感。

“此博亲眼所见。”

崔博有没有说谎呢,当然是没有的,这些话大部分是事实,少部分是他猜测的。

有板有眼振振有词,他这一说他是亲眼得见的,诶…那可信度就很高了!

就看着荀彧在那儿苦苦皱眉思索呢,崔博趁机就换了个话题——“荀君可想过入仕么?”

汉代入仕的途径就那么几个,说真的,荀彧若是想入仕是极简单的,阴修那是肯定愿意给举孝廉的名额给他的,公卿也会愿意去征辟他,比如…这刘备就愿意啊!

好吧,其实还是崔博让的…

崔博从袖中掏出一张缣帛来,然后起身送到了荀彧面前。

没错,就是崔博让刘备写得征辟书!

“我与那卫将军刘备乃是故交,此来颍川公干之时,他特让我带个话来,咸可见于此书。”

其实他带着来的那十几份征辟书,都是一个模板写出来的,也就名儿不一样了,剩下都是一毛一样的客套话。

“承蒙卫将军之厚爱…”荀彧先是往西北方向拱了拱手,然后对崔博说道,“还请崔议郎给彧待句话,我才疏学浅,恐难当重任。”

好吧,崔博无奈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荀彧是真的不想入仕耶…还是压根就看不上刘备?

博非彧,安知彧之想法?

接下来就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之中,荀彧可能是想着拒绝征辟之后有点不好意思,崔博就想着如何转换话题。

面对着荀彧,这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崔博想通过问对的方法来了解荀彧的才能,但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说白了崔博若不是后世来者,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才能的平庸人,而荀彧则不然,其本就应是这时代最闪耀的星辰。

如今历史已经偏离轨迹了,崔博作为后世来者的优势减少了很多,比如这未来走势如何,他是真的看不出来,所以想让这荀彧说说他的看法的。

忽然崔博做了叹息状,口称:“皇皇炎汉,历桓、灵之二帝,亲小人、远贤臣,此汉之倾颓所在;

北地屡遭鲜卑寇边之苦,西凉常披羌酋逆反之难;

又经黄巾之造逆,遭董牛之霍乱,如今却还有那袁本初、北匈奴…

我大汉…何日能再复兴?谁又可振兴呐?”

对于桓、灵二帝的批评,崔博是从来不忌惮的,因为大家也是这么说的。

小人说的是宦官、贤臣指的是士人。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桓、灵二帝做的,其实没那么恶…

东汉自光武帝以来,制度就已经定下了,世家会想方设法的夺天子的权。

遍观东汉帝王,不是重用外戚,就是亲近阉党,反观那留有清名的名士们,哪怕是任了高官,也是那种无实权的。当然也有例外,就似胡广那种圆滑的。

但是…他们是真的远离了有些有才能的贤臣,就拿个活生生的栗子来说——卢植。

崔博的老师曾再光和元年上陈八事:一为让州郡用良;二为宽赦被禁锢的党人;三为安葬宋皇后的亲眷;四为优待王侯之家,以防变乱;五为征召像郑玄这种有才有德之人;六为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核;七为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八为建议刘宏不再私蓄财产。

啧啧…你看看,这八个建议,大部分是有实际意义的提议,剩下的也都是为了朝廷、天子的名声着想的,结果那刘宏愣是不听。

这能怎么办呢?批评就完事了奥!

桓灵二帝不作为,这几乎是士人们公认的,崔博说这话,正是想勾起那荀彧的认同感。

荀彧问道:“至尊尚在冲龄,以崔议郎之见,上有贤明之姿否?”

部分士人想要从皇权中瓜分一部分出来,恨不得天子越傻、越弱越好,而有一部分士人,还是想着天子贤明的。

当然他们理解的贤明,与劳苦百姓们想到的不同~

崔博摇了摇头称:“未可知也。”

实际上他确实不知道,在原本历史上,这刘协当了几十年的傀儡皇帝,政务什么的完全与他无关,既然没涉及到,那么崔博就无法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刘协。

现在呢,刘协年纪太小,远没有亲政的能力,所以崔博还是没办法去评价刘协。

刘协聪敏是没问题,但是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局势稍稍稳定下来,四方之事却忽如水火,朝廷实困弱也!”

这句话倒是真的,其实若只是袁绍和北匈奴,还不足以动摇炎刘,但是…若是历史再向原本的历史发展呢?那袁术、孙坚再去割据,那刘焉再言米贼拦路不奉朝贡,当汉廷的威仪降到最低点的时候,还是会像原本历史那般罢…

荀彧低声叹了一口气道:“是也,我本以为大汉多历艰辛,危如累卵,能安天下者,当为袁绍也,今日听君之言,却是截然相反…”

啧啧…果不出崔博所料,这荀彧就是这般想的。

崔博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问题来:“设绍果如我所言,朝廷当何为耶?”

他做出假设,就是想听听荀彧给他捋一捋,要知道…这厮可是个“预言家”。

荀彧紧接着说了一句让崔博摸不着头脑的话来:“设袁绍反、则天下声讨,设天子反…则绍必占大义!”

天子会造反吗?会!在原本历史上,刘协就造过曹操的反…

但是现在…这刘协年纪还小呢,且不说能不能造反,就算造反又与那袁绍有什么关系?

崔博不解其意问道:“此何意耶?”

“听崔议郎的意思,那袁绍与王考、许攸有所勾结,然未成废立之事。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奉诏扶着少帝继位,后会卓入京,擅行废立,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协为帝,斯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绍为士人楷模,拥趸无数,若其发天下士人出声,强言当今天子弑兄弑母,其结果未可知也!”

崔博闻言大骇,这一点…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因为他知道,少帝刘辩是牛辅所杀。

但是袁绍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可以拿这点去声讨刘协!

袁绍不尊汉廷之号,到这儿差不多可以解释的通了,因为袁绍压根儿就不认刘协这个天子,他若是听了刘协的命令,那他以后的说辞可信度…将会大打折扣!

荀彧…真可谓是人杰啊!崔博自问不如远甚。

他掌握着很多信息,分析了很久,到头来不如荀彧从别人口中听来,又在短时间内得出的结论啊!

真是太失败了!

崔博扶了扶额头道:“真是从未想到,多谢君之点拨!”

一番话证明了荀彧的才力,这种人若真是投到了袁绍营还被重用的话,而且他还尽心尽力地为袁绍所用的话,那真是太可怕了。

荀彧就这么一点,崔博就知道那袁绍的胜算在何处了…

通胡或许只是佐料,正餐可以是另立天子,与刘协分庭抗礼!

在原本历史上,他不就这么干过么?他想的是立刘虞为天子,但人家刘虞是个聪明人啊,没跟着袁绍作死。

不知道此世将会如何啊…

崔博细细一想其中后果,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呐。

“卫将军才兼文武,志虑忠纯,彼幽州人也,少年时尝言“生当做卫霍”;逢黄巾事,其被征为步兵司马,讨凶除逆,因战功迁为常山国相,后因师卢公被宦官所谮,不就,卢公得释,乃就任,在任间颇有政声。

会董卓入京,卫将军尽起常山之师,会义军于荥阳,愿勠力为国者,仅二三也,似袁绍等,皆惜身之辈,独卫将军刘备、车骑将军曹操愿西行攘凶。

此又复社稷存亡之际…荀君当真不出仕么?”

这下…荀彧倒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陷入了思索。

崔博给刘备的履历说了一遍,看似像夸,实际上还真没有夸大其词,人家刘备的履历就是这么的漂亮呐,无论行为、功绩、道德都没得污点呐!

荀彧怎么说?他是个聪明人,刚开始崔博说完袁绍的坏话直接让荀彧出仕,他做不到啊!

但是从现在看来,那袁绍似乎是真的有问题,因为他从崔博的行止中看得出来,那反应是认真的…

当然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作伪、表情可以作伪,但是要看他的目的何在。

崔博有什么目的,让荀彧出仕,这对崔博有什么好处?好像是没什么好处的,有的也只有为公之心啊!

“你待如何?还是欲北上追随族兄投那袁绍么?”荀彧忽然将头一转,问起了郭嘉的看法。

郭嘉这一会儿,可是出奇般的没有发言呐!

相信崔博所言,郭嘉心中已有定论。

郭嘉低声说道:“先去见见罢…且就当游学了。”

荀彧点了点头,友人的性格他也知道,就让他去亲身试试罢!

“那我将陪着崔议郎走一遭罢。”

言罢,荀彧朝着崔博深深一揖。

国家丧乱,哪个有志之士不想着为国效力,以升天子之阶?荀彧学得是圣人教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是他的终极追求。

崔博见状大喜过望,称善不已,然后又从怀中掏出荀爽与的书一封,送到了荀彧面前。

这封书信崔博本身想着一开始就拿出来的,但是他仔细想了想…着请荀彧出山,就似那考试一样,如果崔博一开始就给荀爽的介绍信拿出来,那就等于是作弊了~

不若现在拿出来,反能让荀彧高看他几分呐!

荀彧看完荀爽的来信,心情是颇愉悦的,他的尊长虽多,但是尚在人世且亲近的就荀爽一人呐,得到荀爽家信,荀彧自然是喜不自胜的。

“呃…敢问崔议郎,家叔父现在身体如何了?”荀爽有痼疾,这个荀彧也知道,于信中他这个叔父哇,是对崔博一顿夸,想来关系是不差的,所以问崔博这个问题。

“博家中有一医者,据其言,荀公之疾可愈,只需调养即可~”

荀彧称谢不已,乃设宴款待崔博、郭嘉二人。

……

翌日,崔博等人还未动身往颍阴城处去,那颍阴县令便亲自来迎了崔博…

于是乎,崔博便带着大部队,驻入了那颍阴城。

有之前在阳城、阳翟、颍阳之事,那颍阴令也不敢说个不字,甚至早与那城中豪强沟通好了,自有兵勇奉上,其众虽不如阳城、阳翟,只有六百人,但也比颍阴要多。

要说这一路的收获…可谓是颇多了,早已达到了崔博心中的预期目标,当然也达到了任务的标准——原定的数量就是三千众。

结果崔博才至了四个县,就已经收获了四千青壮。

还顺便拐走了一大才——荀彧,接下来怎么着?还往前不了?这是个问题。

往前,固然会有不少收获,但同时,也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就荀彧那个说法来看…真的拖不起了!

于是乎就在颍阴县结束了,崔博使韩当带率众回京。

至于他么…他可还打算再见见这颍川的群贤~

阴修曾说过一串儿人名,荀彧呢他也跟崔博说了一串人名,只比阴修多而不比其短呐!

这些可都是人才,崔博是不打算放过他们的。

嗯…就按着名单上的名儿,一个一个来吧!

荀彧呢,是跟着崔博一起的,顺便再做个引荐人~

郭嘉还是想要北上去见那袁绍一面,于是乎就在颍水之北,崔、荀二人送别了郭嘉。

“此道祖之金也,此博之车马也,郭君一路北上,唯祝平安!”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铁十字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明贼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