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论张士道会不会同意,谢岩都决定不提有关“感业寺”的话题,最低限度是不在他面前主动提起。

谢岩想法很简单,有些事情,可以尝试推动一下,但是绝对不能太过头,万一要适得其反的话,那可就太冤了。

次日,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止,天一亮,谢岩就起床洗漱完后去找石子,让他准备一辆马车,再将一些酒和风干好的牛肉包好,放在车上,他估计张士道多半早餐后会提出离开。

对于昨晚酒喝多的人来说,一碗滚热的小米粥下肚,那可别提有多舒爽。

谢岩预计的很准,张士道丢下饭碗后,果然提出回去。

谢岩道:“张太医请稍待,我已命人准备车了,很快便好。”

“有劳校尉费心了。”张士道见谢岩绝口不提昨晚之事,暗自不解,但表面上还是要客客气气的说话。

石子将所有物品准备好以后,过来向谢岩禀告:“校尉,马车已经备好。”

谢岩转首对张士道说:“既然准备妥当,那我就不再挽留张太医了。”说着,接过冯宝递过来的一个包袱放到张士道面前道:“这里面是一些茶叶和那支‘人参’。”

张士道闻言眉头一皱,刚想张口说话,却不料冯宝抢先说道:“茶叶是警官自制,算不得贵重,至于‘人参’,放在我们手里,那是糟蹋了,不如交给张太医,也好物尽其用。”

张士道情知他们所言非虚,然而他素来为人清廉,从不拿别人东西,可是眼前……他真犹豫了,并非是贪图什么,而是他清楚知道,谢岩所求不过是给人把脉而已,虽然人在“感业寺”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但在医家眼中,只有正常人和病人的区分,从这个角度来说,谢岩所求并不过分。

不管张士道推辞与否,谢岩等他坐上马车后,还是把包袱扔了上去,并且大声命令石子:“出发!”

石子哪管那么多,马鞭一挥,落在马屁股上,马儿立刻跑动起来,带着后面的板车滚滚向前。

直到马车消失在视野里,谢岩和冯宝才转身往回走,冯宝还问道:“他同意了?”

“没有,或许他有什么顾虑吧。”谢岩浑不在意地道。

“那就再想法子。”冯宝同样不是太在意。

还没走多远,突然身后隐约传来呼喊声“校尉、谢校尉——”

两人同时转过来寻声望去,却见是石子架着马车又回来了。

“这次应该差不多了。”冯宝敏感的意识到什么。

谢岩却什么也没说,快步迎上前去,冯宝刚想跟过去,忽又停了下来,或许是他觉得,人少些,更好说话吧。

马车停在距离谢岩差不多十步左右地方,张士道从车上下来,走到谢岩面前,直接问:“校尉昨晚所说事,只此一次吧?”

“一次足矣!”谢岩道。

“那人是谁?”

谢岩知道,张士道这么问,就表示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请求。

“她姓‘武’。”谢岩抑制住自己的欣喜,尽量以平和语气说道。

“原来是武才人。”张士道点了点头,之后什么话也没说,拱拱手,告辞而去。

目送张士道离开后,冯宝走上前问:“怎么样,这下可是同意了?”

谢岩道:“总算是同意了,你赶紧去把消息告诉王福来,机会只有一次,错过可就没了。”

“放心好了,我过会就去。”冯宝说完这句话,忽然想起什么,问:“要是王福来问我,接下来怎么办?我如何回他。”

谢岩不加思索地道:“那就让王福来问武则天,何谓思念?若不思念别人,别人又岂会想到她?”

“这话什么意思啊?怎么听不懂呢?”冯宝很不理解地问。

谢岩看了一下四周,见无人在侧,于是低声对冯宝道:“她要是想从‘感业寺’出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李治被皇后和宫中另一个妃子争宠的事弄烦了;第二,武则天写了一首李白都自愧不如的诗,让李治看到,并引发李治的思念之情。”

“什么诗?居然能让李白自叹不如?”冯宝好奇心大起,追问道。

“诗名‘如意娘’,我也记也不全,大意就是诉说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让王福来去问武则天的意思,就是促使她赶紧把诗写出来,有了这件利器,只要在合适的时候,交给李治,估计大事可成矣!”谢岩一口气说完自己知道的事。

“行,我明白了,我马上去找王福来,先把‘诗’弄到手再说其它。”

眼见冯宝急急忙忙地去找人套马车,谢岩不禁笑了笑,他心里知道,即使现在告诉武则天,恐怕她也不能立刻写得出来那首“如意娘”,更何况,他印象中李治好像还没有正式册立皇后,也就是说,事情,还需要时间继续发酵……

转眼进了十月,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大宝商号”向“通善坊”订制的“蜂窝煤”和炉子已经陆续制作了出来,并且将第一批产的十个,悉数按照程务忠提供的地址给送了过去,至于那种简易的炉子,更是作了两百个,全部让裴士峰派人拉走了。

接近十月底的时候,大雪终于覆盖了整个“关中平原”。雪花一簇簇,一团团,鹅毛般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地落下。似花屑,如玉片,洁白无瑕,将树木、房屋、田野、小山,全都银装素裹起来,把万里江山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大宝商号”从刚开始下雪时,就安装好“石炭”炉,店门也用厚厚的帘子遮拦住,但凡买酒或者进来询问的客人掀开帘子,就能够感受到室内的温暖如春。

最开始发现的是“大宝商号”附近几家店铺,他们感受了一天之后,毫不犹豫地各自订了两个,特别是一家酒馆的东家,听说之后,亲自来试了试,不仅一口气订下二十个炉子的使用量,更订下每天三十坛酒,若不是看在二十个炉子的份上,冯宝是绝不会答应卖这么多酒给他的。

现在的“烧酒”,可不是刚开始的时候了,每天一百坛,每坛三贯钱,那是在“大宝商号”的价格,只要一拿到手,马上就有人出五贯钱高价收购。

冯宝派人打听过,高价收购酒的人,都是“平康坊”各家青楼的人,他们把“烧酒”当成了吸引客人的噱头,一坛“烧酒”在他们那儿,起步价都是十贯钱,就这还让客人们趋之若鹜。

“平康坊”的人其实来找过商号很多次,提出高价收购全部出产的酒,可全都被回绝了,若不是他们知道“大宝商号”的东家挂着“左武卫”名头,可能早就派人来抢了。

时间长了,“左武卫”那边也知道了这么个情况,可是,他们更清楚,这支从“辽东武平堡”回来的队伍,是先帝亲自下诏召回来的,如今的陛下,虽然还没来得及想起他们,可谁敢保证哪天不会想到,所以,在陛下没有明确的态度之前,“左武卫”各将官对市面流言都是默认,等于也是变相的保护了“大宝商号”。

“左武卫”内部情形,外人自然无从得知,因此,也没什么人敢去招惹“大宝商号”,“平康坊”那边只能采用排队或者高价收购等笨法子。

现在忽然听说,有人订了二十个炉子,就可以每天购买三十坛酒,“平康坊”各家青楼,哪能放过如此良机,纷纷派人上门,至少的都是要订二十个炉子,最多的要四十个炉子,当然了,“烧酒”也是必须要的。

谢岩和冯宝测算过,按照“三斤粮一斤酒”来计算,如果不让“长安”粮价产生波动的话,每天最大产量只能在三百斤上下,也就是三百坛,再多的话,必须从外地购粮,而且最好的购粮地是“洛阳”,那里水运发达,可以买到从南方运到的粮食,至于从“洛阳”到“长安”一段的运费,却是不便宜,几乎和购粮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考虑到“烧酒”高昂的价格,似乎那也不算是什么事。

可谢岩却否定了从“洛阳”购粮的方案,他认为,若是每天都从“洛阳”运进大批粮食的话,实在太招人显眼,若是哪天“长安”出现粮食问题,朝廷恐怕第一个就会拿他们开刀,除非是直接在“洛阳”开“酿酒作坊”,将成品酒运过来,那目标才会小很多,也比较可行。

冯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每天酿两百多坛酒合适,最后和“平康坊”达成的协议是,每天供应五十坛,至于炉子,爱买不买,也不强求。

或许出于不好意思的缘故,“平康坊”还是订购了二十个炉子,本来以为此事到此就结束了。谁知道,才过十天,“平康坊”又派人来了,说是“蜂窝煤”和炉子太好用了,他们要给每个姑娘的房间都装上,粗略统计一下,直接订了二百个。

“通善坊”的匠人们都乐疯了,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尽快完成。

由于进出“平康坊”各家青楼的都是达官贵人和有钱商贾,他们很快就发现了“石炭炉”这么一个好东西,略一打听,就知道是“大宝商号”所出,于是,订购炉子的单子如同雪片一般飞进商号!

“长安人”疯狂的购买力让谢岩和冯宝两个见过大世面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短短数日内,收到的炉子订购需求,居然超过一千个,在这个手工制造的时代,堪称“天文数字”了。

“通善坊”日夜不停地打造炉子和制作“蜂窝煤”,甚至连坊中不是匠人的家庭也加入其中……

炉子卖的太好了,原材料“石炭”就有些供应不上了,谢岩不得已,只能再次派老兵外出寻找“石炭”产地,同时让冯宝去“通善坊”一趟,把那个“流水线生产方式”引进炉子制造过程中去,要不然,匠人们的制造速度太慢了,根本作不到及时交付,而他自己却要在营地那儿盯着“炼钢炉”,以确保铁皮供应。

从十一月,一直忙到十二月底,近整整两个月时间里,“大宝商号”总共交付了近一个三百个炉子,这还不算匠人们另外制做出数量更多的简易炉。

当谢岩、冯宝两人清晨站在营地“了望塔”上,望向“长安城”的时候,他们看到无数煤烟升起,那一刻,两人的内心是无比自豪的,后世“工业化”城市的影子,或多或少的算是出现了。

“快过年了,你有什么打算?”冯宝看着远方,口中吐着白雾道。

“没什么打算?你呢?”谢岩反问道。

冯宝道:“除了聚会,还能有什么呢?即使是在后世,我也不喜欢过年。”

“是啊,以前过年的时候,也就是和家人吃顿饭,然后好像也没什么事可干,真不如一个普通日子。现在在大唐,更感觉过年无趣。但不管怎么说,年还是得过,你好好想下,我们去请哪些人一起过年。”

冯宝道:“要我说,谁也别请了,就咱们营中这些老弟兄们聚聚得了。”

“行啊,我没意见。”谢岩道。

“到时候再每人包个红包,意思一下。”冯宝又道。

谢岩觉得冯宝说的话很是奇怪,不由得问:“这些事,你犯得着跟我说吗?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呀。”

“也是啊,和你说这些干什么呢?”冯宝自己都觉得怪异。

“是不是想家了?”谢岩盯着冯宝问。

冯宝摇了摇头,道:“我没有家,也没有亲人,老头子死了以后,就我一个孤家寡人了。”

“都一样啊!”谢岩叹道:“在这里,在大唐,我和你一样,没有家,没有亲人,同样是孤家寡人。”

“然后呢?”冯宝问。

“然后就是没然后!”谢岩遥望远方的“长安”道:“我爸从小教育我说‘无论在哪个环境中,只要你改变不了它,就得去适应它’,以前我总觉得是对的,现在觉得似乎有些不对。”

“哪儿不对?”

谢岩道:“眼下在大唐,我觉得应该是,能改变就去试试,不能改变,再去适应,这叫变通。”

“呵,到底是上过大学的啊,真是怎么说都有理。”

“那是,不然大学岂不是白上了。”谢岩笑着说完后,又道:“怎么样?不再伤感了?”

“谁说我伤感了?我那是抒发情怀。”冯宝强辩道。

“甭管是什么,我们也应该下去了,再晚一点,早饭估计都没得剩了。”谢岩说完看也不看冯宝,直接开始往塔下而去。

“你早说啊!搞不好现在都没吃的了。”冯宝一边往下,一边说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