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第243章引蛇出洞
此时姜子牙正被幼年好友宋异人张罗着娶妻,对自己被截教众仙盯上的事完全不知。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在经历了轮番打击后,姜尚仅剩的棱角也被磨平,算是填补了这些年入山修道所避开的人世沧桑。
不过今世的他命运需得多舛一些。
此回多宝谋算天命,虽有顾清从中协助,但主体还是紫霄宫那位。
早年谋定封神,未入魔的鸿钧选好了主劫之人,划定了封神走向,六圣皆不能改。
可到了如今,凡人的生死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唯有挑起圣教争端,重现三族与巫妖那样的大劫,他才能彻底控制天道,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被其束缚,再无晋升之机。
是以姜子牙的死是最好的开端。
将发于人间的劫数引去阐截,让温和的人道杀劫演变成破灭之劫。
如此一来三界崩毁而天道独存,他就能再行盘古开天之事,勘破混元无极。
如果没有顾清,道祖此计自然是天衣无缝,甚至是得心应手。
可他既然来了,洪荒就不算入了死劫。
“英招,你与鬼车前往朝歌城中护持姜尚,若遇截教来人,不必多说,动手便是。”
“属下明白!”
二人不疑有他,背靠天庭好乘凉,他们哪里还用分辨什么善恶?
凡帝君有命,必定万死不辞!
看着二人无惧无束的神情,顾清嘴角微翘,知道自己留下的伏笔开始发挥真正的作用了。
转目东洲,顾清神念微动,少顷夜魔与白少游二人就已行至太阴。
几个元会过去,他二人的修为皆有增长,因着协助狸猫与凡人,白少游更是到了太乙圆满,可花开三品。
不过他没着急突破,一来自身底蕴不足,恐会被心魔吞噬。
二则花开三品实在低劣,他还想再积攒些德行。
比起白少游的进境,夜魔的修为就要慢上一些了。
他因有巫妖时留下的业障,这些年除了修行外时间几乎都花在积攒功德上了。
好在东胜神洲被顾清经营的富庶繁华,加之没有外界势力过来插手,这么多年下来他身业力已经消融大半,太乙圆满就在眼前了。
“帝君!”
忽得传唤,二人都有些“泪眼婆娑”。
数十万年过去,帝君总算是想起他们了!
见状顾清偶有一笑。
让二人留在东洲,自然是为了掌控大局,替他看住那些“心思灵敏”的仙家。
三界是众生的三界,若各处仙门有了奋起之心,他这个天官亦不好说些什么。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人若掌了东洲的权,绝不会如他这般公正无私,也不会真心造福东洲生灵。
而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严明监察的仙宗定然弊病百出。
到时候东洲定会重蹈覆辙,成为一片人族不生之地。
这种结果是顾清不能接受、也不能容忍的,是以这么多年过去,他即便再缺人,也没有动用这两个暗子。
“如此多的福德加身,你二人还不知足?”
顾清愠怒一声,但见其眉目就知尊者并未生气。
闻言夜魔心中微动,不由叩的更深:“帝君恩德,小的们自然是欢喜的。
只是功德虽好,但总没有在帝君身侧听法自在,这许多年过去,小的们实在想念啊。”
这话说得肉麻,惹得一旁的白少游都有些脸红了。
好在帝君笑骂着摆了摆手,算是将这茬揭了过去。
“也罢,东洲上下皆已稳固,不必再由尔等看顾了。
今天地入劫,你二人便留在太阴,听候差遣吧。”
“是!”
二人不禁雀跃一声。
人间再好终究是凡俗之地,唯有天上才是仙家修行之所啊!
只是还不等他们择选太阴宫宇,帝君就给他们安排了新的活计。
“朝歌城中或有一场争斗,稍有不慎便是天翻地覆的下场。
你二人这便扮作山野俗妖,自天外路上拦截一切有为仙神,不使他们行去人间。”
“是!”
修为大进的二人根本没考虑过会不会不敌来者,也不思忖帝君此举意在何为。
眼下正是在帝君面前露脸的机会,他们可不能扭捏误事啊!
如此作别太阴,二者行于英招之后,于朝歌城外东南之天坐等群仙行至。
四位妖仙派出去,这个瓮中捉鳖的局也就成了。
想要引出燃灯,他亲自前去肯定是不行的,而英招与鬼车已在天上露过面,一身法术也都有闻名,被人见到难免打草惊蛇。
是以夜魔二人是最好的人选,只要牵制住赵公明一众,燃灯定会前来收拿,好让截教仙顺利入城。
至于会不会被道祖察觉,顾清其实并不担心。
之前的他被蒙在鼓里,一心想让劫数顺利进行,直到点将封神之日皆大欢喜。
可如今不同了,他现在除了要杀人,更有心杀了天道!
心境的转变让他不再畏首畏尾,如此反将道祖一军,让其再不能察觉他的心意。
眼下燃灯的存在已经触动了他的底线。
无论如何,今日之后老贼必须要死!
……
天上司命筹谋三界,碧游仙尊却是杀气腾腾,直奔朝歌而来。
赵公明入门最早,如今只在斩尸法前,稍有触动就可能踏入准圣。
是以他根本没想过有人敢在路上拦他,更没想到眼前二妖境界扎实,竟能以太乙之躯牵制住他。
夜魔之功诡秘莫测,他知道自己不是赵公明的对手,是以根本不正面迎敌,只在阴影中牵扯此人气机。
而白少游修为高些,凭着顾清所赐的“天罗宝帐”硬是抗住了三枚定海珠的威力,将赵公明牵制在朝歌城外千里之地。
可在神仙眼中,千里之地何足道哉?
正因如此,使得赵公明愈发火大,到最后竟取出了十二枚定海神珠,势要在杀了姜尚之前先将此二人千刀万剐!
可他万没想到,自己法宝还没显威,眼前二人竟又有变阵,操使着一尊宝匣将此间一切拉入了幻境。
没错,此物正是混沌宝匣。
与其他灵宝不同,身附真灵的天音并不需要如何操持,只要顾清这个主人愿意,天音那丫头自己就能发挥出小半威力。
如此至宝现身,“屈屈大罗”便不够看了。
怎见十二枚定海神珠被压制在赵公明身侧,真假难定的山水琼宇之中猛然迸发出无尽杀机,恍若天罚。
似乎只要他挪动下手指,或是说出些什么,天上地下所有的劫数与怨力就会纠缠而来,将其推入无间深渊!
不斩三尸终不能收摄心魂。
这种感觉要比真情实在更加可怖,脑中所想要比他真正将要经历的更加凶险。
而混沌宝匣正是从此中而来。
生灵越恐惧,它所衍化的杀劫便越真实,环环相扣之下赵公明果然生出了退却之心。
奈何到了此刻,已经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了。
没有比今日更好的时机了。
只要杀了姜尚,道祖本我的筹谋自会烟消云散,所有劫数都将变得不可控,不可测。
而要是错过了这个良机,等阐截两教于商周之间相互对峙,其所筹谋的灭世之劫就不好运转了。
情势与顾清预料的不错,在赵公明彻底没了害人心后,燃灯那老贼果然徐徐从天外落下,一副长辈间老好人的模样。
“师侄这是怎么了?”
怎待话音稍落,操持一切的天音瞬间就消弭无形,只在原地留下一片将要散去的幻影。
逐鹿之战时燃灯并未瞧见宝匣全貌,也不明此宝到底有什么神奇,是以在天音有意躲藏之下老贼并没瞧出什么门道。
不过他心中其实也有数,除了那位无法无天的大司命,谁还会派人来阻挠赵公明?
念及此处燃灯心中暗笑,今日那厮定然是轻敌了,竟只派了这么两个小妖过来。
等自己将二人拿住,定要去天上告他一状!
“燃灯……前辈?”
见到阐教来人,赵公明本是想喊一句老贼的。
不过形势比人强,最终他还是忍住了。
“呵呵呵,师侄莫怕,吾这便来助你脱困。”
赵公明也不寻他错处,抬手一划就将幻影撕裂,拘束多时的赵公明这才踉跄着退了出来。
只是还不等他道谢,本是胸有成竹的赵公明却突然黑了脸。
此间幻影明显孱弱至极,如何能困住有大罗修为的赵公明?
难不成这里有诈!?
老贼不由环顾四周,可推演了良久也没有结果,好似一切都是巧合。
不对!
越是巧合越是不对!
有道祖谋算,如何能有巧合?
“你今日缘何而来?”
燃灯眸子一沉,转而竟问起了赵公明。
可赵公明如何敢说,万一这厮起了杀心,自己即便不死怕也要被重创!
“呃,弟子只是心有所感,想来朝歌寻些缘法。”
赵公明随便找个理由想要蒙混过去,而燃灯闻之也没有直接戳穿。
就在他准备先将二妖抓来审问一番时,二人这才猛地发现,方才还在前方操持阵法的妖物竟就这么不见了!
此情此景燃灯哪还敢留,他不由分说直接带着赵公明向朝歌城进发,竟想强行让其杀了姜尚!
只要此人身死,道祖的吩咐便算完成!
可他没想到,自己既已入局,如何还能心想事成?
太阴之中顾清嘴角含笑,心念一动便将此间一切传于天界所悬的昊天镜之中。
而随着赵公明愈发接近朝歌城,顾清留在他心念中的火种便愈发蒸腾起来,直至将他烧的五内俱焚,肝胆崩裂!
“杀了姜尚!杀了姜尚!”
赵公明刹那入魔,竟直接在半空中叫嚷起来!
一旁的燃灯虽能制住他,可此话已经传出,而且是天上地下的尽知!
“不好!”
当日跑的多快今日便有多快。
老贼抬指一点显化灯火,脚步一迈就已纵入太虚!
只是等他再一转眼,眼前却不是什么仙山秘境,而是刚刚赵公明与两妖交手之地!
“这!”
原来自他划开幻影,自身业已被混沌宝匣纳入虚幻,成了瓮中之鳖。
不过这一路上的叫嚷并不为虚,这是顾清有意照映给天上仙官们看的。
“燃灯道人竟有意诛杀姜尚!?”
此话一出天下哗然,即便圣教不知,一众天官却也惊骇万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姜尚不是阐教弟子么,怎么燃灯道人比截教还要生恨?
他们完全不考虑此话是从赵公明口中说出,此刻俨然成了燃灯唆使,公明下手。
见状首座上的昊天也有疑惑,道祖入魔的事他自然不知,那么顾清想除掉燃灯的理由也就没了源头。
此刻瞧见这个情势,他也不知作何吩咐了。
“陛下,咱们静观便好,这本不是天庭该管的事。”
“哦?”
听东木公如此说来,昊天反而更疑。
封神一事关乎天庭大统,若主劫之人身死,今后筹谋又该如何运转?
“陛下明鉴,如今两教皆不以天庭为尊,那门下弟子的生死便不归吾等掌管。
今帝君将此事公之于天下,为的就是将天庭从中择出,由两教圣人自己裁定对错。”
“原是如此吗?”
闻言昊天微微颔首,但他仍觉此事并非这么简单。
不过顾卿既然不说,那便有其自己的道理,他还是别添乱了。
“去,将昊天镜悬于南天之外,供天地众生观阅。”
“是——”
群官纷纷叩首,再不敢乱嚼舌根。
而随着“燃灯丑闻”大白于天下,阐教众仙也急忙寻去玉虚宫,想求问老师的意思。
这厮早年就有恶业缠身,今又跑去人间搅动劫数,若师尊再不出手,他们这些弟子还有何脸面面对三界众仙?
可惜不论他们如何求见,元始天尊亦不召见,仿若不知此事一般。
而要是顾清在此,就能明白元始的真实意图。
这场劫数到底还是要找到他们阐截身上,是以姜尚的生死,乃至天下的生死都不重要。
如果在此时损了一员大将,待到两教刀锋对垒之时,本就弟子稀少的他们怕是要面临一场苦战了。
再者他心底其实是不愿遵行道祖老爷的筹谋的。
凭什么弟子一定要死,又为何让天庭凌驾于众生之上?
说实话元始此意颇为愚蠢,从上古到今时,哪场量劫众生躲过去了?
到最后不还是天地寂灭的下场?
由此可见道祖早已将魔念种入每个渡劫之人,哪怕是圣人也不能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