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芙蓉归位
南洲苦无金仙道果久已,此刻促然开悟,使得那功德金光如江如海,倾压而至。
随着玄黄之力沁润内心,顾清即便倾注于讲道之中,也仍被它们牵扯了心神。
所幸太乙渐满的他对金仙道果感悟极深,哪怕分出百之一二的心神也能丝毫不差。
如此收取功德时,
顾清有意压制了众仙突破的欲望,以免于此地引来金仙雷劫。
煌煌道音所含深远,其并未如故事中讲述的那般一讲千年,反而两日稍过那金仙大道就已阐述一清了。
只是众仙仍沉浸在道讲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顾清也不惊扰他们,只在侧旁点燃几炉龙游香,助他们参悟大道。
此回所获功德几乎赶得上之前的总和,虽说这里有道祖的偏爱,但也不能埋没了群仙的缘法。
些许香饵他还是舍得的。
待等白雪初降,众仙终是于大道畅音中转醒,只是他们顾不上敬谢花神,稍一拱手便急忙忙前往清净所在,去牵引快要压制不住的雷劫。
顾清自不会责怪他们。
想必经此一役南洲仙道必将复兴,今后不必他多加拉拢,这些人就会自发的前往东胜神洲,寻求花神庇护。
除了这些炼气士,一同听讲的精灵们也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对于仙道再不是懵懂状态。
不过因它们修为太低,故还无法借此破境。
“尔等不必心急,等随卞庄习得了道文,自有成仙之时。”
“弟子们省的了!”
精灵们一时雀跃,看来今日后它们很快就能习得文字,继而潜心修炼了!
顾清嘴角微翘,这些小妖只着重眼前,还不知今后滔天的机缘。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最早通悉大道的它们自然是“花灵”的最佳人选,也意味着它们在这宽阔的洪荒世界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转眼看向群芳之长的霞光,顾清语气渐深。
“霞光,你若有金仙之法,可会放眼天下众生?”
“这……”
促被相问霞光不由郑重,她明白这是神君给自己的考验,或者说是选择。
此间答案,或许就是她今后修行的必然之果了。
“神君仁爱,弟子虽未想过这样远的事,但见到人族入劫时确有相助之念,或许等弟子有了普渡众生的能力,就会踏足此中。”
少女言辞恳切,模棱两可间却又有鸿鹄之志,可称得上一句真仙。
“不错,看来你我缘法已是注定。”
顾清偶有一笑,最后的一点疑虑也散尽了。
“如今三界权柄空虚,天庭除吾之外少有实权仙家,你既有普世之心,这十二花神之位阖该有你一席。”
“花……花神?”
霞光不由懵懂,这天地间不就只神君一位花神么?
“呵呵,花神不过是权柄的统称,三界如此广袤,单凭我一人如何管的过来?
是以本座定下十二位花神正果,助我打理三界草木,运转四季节气。”
顾清拂手一点,将那二十四节气图显化在霞光眼前。
嗡——
一时间道意笼罩、因果纠缠。
也不知是因顾清的认可,还是霞光本身的天命。
那节气图竟主动接引少女踏入四季轮转之中,助其明悟花神权柄,乃至于将她推上了灵仙之境。
轰……
神魂中仿有天雷炸响,只是那些电光并未落在身上,反而是无有穷尽的灵光沁润在她的意志与神魂之中,将此身境界韵化圆满。
“多谢青君赐福!”
霞光的念头始终澄明,待了解始末立即跪在地上,口呼东方青君。
顾清眉目柔和,抬手将她扶起。
“不错,倒是省得我啰嗦了。”
“弟子不嫌您啰……”
顾清摆摆手,打断了少女的话:“不必拘束,虽然你已有十二花神的权柄,但还未授天帝勒封,名不副实。
故今后需得谦逊谨慎,积攒德行,如此才能入天首封,配享三界草木供奉。”
“弟子省的了!”
霞光面目神光,对顾清愈发的忠心不二。
虽然她是天帝的臣子,但若哪日顾清让她反了这天,她必然会毫不犹豫的“落草为寇”,忠心侍奉吾主!
“去吧,将附近的草木都收拢过来,待过几日就可装点“芙蓉殿”了。”
“芙蓉殿?”霞光不禁疑惑。
“不错,吾有意在南瞻部洲立下十二处花神庙宇,你身为‘十月芙蓉’,自要以此为庙宇真名,收束权柄。”
既有先机顾清自不会白白让人。
如今人族多奉圣母,妖族虽无什么信仰,但若有敬也只是女娲。
如此除却水族,这三界的草木还无明确的供奉。
一旦将这些精灵全数收编,必将收获海量的信仰之力,凭此独创一门圣教都绰绰有余!
闻言霞光连连点头,明白了自身的职责。
但她并无气馁,想拿好处必有付出,她本就不是重利之人。
“神君深思熟虑,弟子这便去寻觅同族了!”
“嗯,不必太着急,等气运依附那些不来的自也会主动拜谒。”
霞光应了一声,遂带着顾清给予的印令前去收拢群芳……
……
天气渐凉,离国百姓也渐渐食不果腹。
之前的道音他们都有聆听,只是除了身心舒畅外并未得到任何启示。
待等神音散尽,一切仍旧归于原貌。
“报——!”
此时一声惊呼打散了此地的宁静。
“将军!北方猞猁国大败吾军,此刻那国君的第三子正带领部队往都城杀来!”
“什么!”
上将军怒目圆睁,那可是一万兵将,就这么轻易战败了!?
“快!快去通知……”
汉子本要传讯君主,可话未出口就噎了回去。
自己手中不剩多少兵将了,万一被那小儿论罪惩处,自己岂不先敌军一步死在家里?
不行,他还是自己跑了吧!
“去!告知夫人带上细软家眷,立即向南面村寨避难!”
“是!”
那兵将本就是他的心腹,此刻不疑有他,即刻前去报信。
如此本可以避免的一场惨案,在某人的私心下演变成了人间浩劫,不但皇族被辱,连带下面的百姓也成了待宰的猪羊。
而此时城南的山坡上,两道修长的身影正注目此中。
“将那人引回离国罢,既是‘一家人’,死也该死在一处。”
顾清目色平静,毫不为此间血腥所动。
一旁的卞庄也只应了一声,随即动用法术将那些偷偷逃离的家眷带回国都,直面猞猁大军的洗礼。
或许见死不救会让顾清染上些许业力,但他向来恩怨分明,因果有理。
猞猁国的孽债自有王室承担,离国的覆灭也是其族昏庸下的必然之果。
只是卞庄又有不明:“老师,若猞猁国占了此地又该如何?”
“简单,若宁死不走,那就让他们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