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循与梁潜居同院,尽力庇护他的家人。梁潜平日所作诗文类稿,当时多散逸,循遣人访求于市,倍价赎还,“今锓梓以传者,公所赎也”。不单单如此,在才情上他绝对算得上不输给杨峥以外的人,时至今日京城外面还在流传他写于边塞的诗作《山城月夜自和东行集句韵》:“蟾光如水浸清秋,防塞将军在戍楼。千里无尘烽火寂,夜深犹起看旄头。“来京城的将士一旦去了青楼,必会让歌姬演唱的一首小曲,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引起杨溥的好奇,因为这些前面的高谷等人都有,虽有些不同但差别不大,唯一区别陈循与他们不同的在于,他的行事风格是那种肯干,可干大事的人,不论是边塞,还是江南但凡他去了,总有一番政绩出来,所以在功勋上,他五人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干、名望、地位,功勋都有了,无论怎么看争杨荣的房子,他最有资格,也是最有把握,偏偏旁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他却一派悠闲,这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犹豫了片刻,杨溥还是忍不住问道:”陈大人为何一言不发,莫非是心有所属?“

听得问话,陈循才放下了茶杯,冲着杨溥点了点头,道:“回大人的话,下官的确心有所属?”

杨溥哦了声,好奇的问:“不知陈大人看中了那座值房?”

陈循伸手一指,道:“就是杨大人这座?”

此话一出,非但杨溥感到奇怪,就连刚要步入值房的杨峥以及争论不休的高谷等人也是一脸的茫然,纷纷扭头朝陈循看来。

“陈大人此言,莫非是告诉老夫,杨大人的这座值房除了你以外,旁人进不得?”

陈循淡淡一笑,冲着杨溥颔了颔首道:“下官就是这个意思?”

这话儿就越发的猖狂了,杨峥心道:“这老家伙年纪不小,胆色到不差,颇有我当年几分风采。”

高谷等人在一旁早就表示了不服,只是碍于杨溥在,不便过于展露出来罢了。

“陈大人何出此言?”杨溥语气一如先前的平定,到没因对方的几句张狂的话儿就换了神色。

陈循不慌不忙的道:“下官所说并非过于猖狂,实乃杨大人这屋子,除了我与小杨大人外,诸位还真没这个资格入?”

如果说先前的张狂,高谷等人碍于杨溥的面子,不好指责询问,能少一事就少一事,那么眼下的这一番话,高谷等人可就坐不住了,这话儿的意思,反过来说岂不是说在这文渊阁里站在的七个人,除了杨溥、杨峥、他自己三人外,旁人根本就没入阁的资格,这等轻视他们的行为今日若是就此忍了,他日还不知还轻视到何种程度,所以高谷率先冷哼了声,道:“陈大人此话何意?”

“下官没别的意思?下官只是比诸位多看了一幅官联而已?”陈循神态安详,丝毫没有在意高谷怒目而视的神情。

“官联?”

高谷茫然的问了声。

不等陈循作出回答,杨溥率先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如此说来,勉仁这屋子,还真只能你入住了。”

“杨大人您老这话儿是何意,莫不是您老看成大人顺眼,说话儿好听,故意这么说吧?”马愉与名之一字最是看不破,因陈循是永乐十三年的状元郎,自己也是状元,平日里没少暗中较劲的意思,这次两人同时入阁,他仗着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又是小皇帝的授课老师之一,入阁的时候占了些便宜,比陈循早一步通过廷推入阁,本以为仗着这次机会来个暗中取胜,坐稳内阁第三把交椅,也正因如此,他才不顾体面的争抢杨荣的值房了。

听了这话儿,杨溥的一张老脸顿时拉了下来,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马愉,冷声道:“马大人做官固然是门无私谒,不媚权贵,廉洁自守,但老夫也未必是溜须拍马了?”

马愉话一出口便后悔了,此时看杨溥须发皆张,对自己怒目而视,迫于对方的威严,哪敢多言。

“老夫说此话,便是因陈大人所说的官联而来?诸位都是饱读诗书的学士,不妨抬头看看杨大人的门帘,就该明白了老夫为何赞同陈大人的看法了。”杨溥背负着双手,让开了道儿。

众人纷纷抬头看去,只见杨荣的值房一左一右写有一幅官联,左侧为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右侧则是,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两联工整得体,三十四个瘦金大字藏于门帘左右,虽不至于太显眼,但也不难发现,五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学者,与这对联的含义片刻的功夫便心领神会了,上联道出了为官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道理,同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慎独”的操守;下联则将国事与家事联系起来,表达了“在其位要谋其政”的思想,对“份内事”要努力去做,公正处理,并着力解决问题。联未必是绝佳的千古名对,但胜在极好的彰显了自己内心。

这样的对子,平日里五人也会去写,非但他们,但凡在京城做官的,没有不写的,张贴在官署衙门上,便是俗称“官联”,官员们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风、官声、官政等为官之道。官联的内容,有的告诫自己不贪不贿,比如有官儿为了自勉为官清正,在衙门前贴上一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有的彰显自己爱民如子,比如江南有一县令,在衙门前贴一联以时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弱者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还有的表达自己为政的决心,如京城一县令在县衙照壁上撰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无所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联语一出,“四乡人皆聚观”。这种联语带着冷锋剑音,使好人快意、歹徒胆寒,还有的彰显自己的政绩书写的功勋联等等多不胜举,这股风气从前朝的时候就蔓延在官场,到本朝早已成了为官一任的习惯,入了府衙不写点不张贴的对联,似难以彰显自己的做了官似的,但这样的风气也有一个好处,那便是从对联之中看出一个官儿的心声,所以在京城的衙门里,但凡坐衙门的官儿总会绞尽脑汁给衙门的左右张贴这样一幅对联,杨荣这对子以家国百姓为重,体现是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诵来让人肃然起敬,杨溥这么说倒也不是存了偏袒陈循的意思,而是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高谷、马愉、苗衷三人都以侍读学士入阁,说到底还是没脱离文人的路子,于天下百姓所知不多,唯独陈循以户部右侍郎的十分入阁,平日所见所闻多是家国大事,加上陈循为人怀抱着治理国家和减轻人民痛苦的愿望,又好为排难解纷,与杨荣柄国理念大体相同,冲着这一点,杨溥倒觉得陈循这番言语颇有几分气魄。

众人听杨溥说来心头既佩服又好生懊悔,想为自己辩解几句,抬头看了看门前的官联,竟没先前的底气,一时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在吭声。

杨溥见四人都不说话,也懒得去一一解说,当即一捶定音道:“陈大人入住这杨大人的房舍,想来诸位是没什么意见了。”

高谷等人心有不服,可话儿到了这儿也不知该说什么,干脆来了个默认了。

陈循倒也不客气,端着茶杯冲着高谷等人抱了抱拳道:“承让了。”

高谷等人,眼睁睁的看着陈循入了房子,心里暗骂不止,奈何技不如人只能接受现实,彼此寻了自己的值房摇了摇头去了。

杨峥因住着是首辅大人的值房,规模上要大了些,加上位置坐北朝南,刚刚突破天际的朝阳便一点一点的照射了进来,让整个屋子变得敞亮了许多,杨大人落了座,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一摞奏章,茶杯茶叶,以及用得着的四书五经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红木桌子上,颇让人赏心悦目,想着自己日后日日要在这张大桌子上看奏章,拟票,商讨军国大事,颇有几分肆意的感觉,心头不免感慨古人为何如此热衷官居一品,不得不承认,面对着外面的江山,自己独自坐在这张宽大的书桌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感觉,无时不刻不让人心生满足之感,细细品味了一番,随手从桌上拿起了一份奏章看起来,不知是下面的人有意为之,还是自己与兵事多有缘分,随手拿起了奏章竟从苏州呈送的战事奏章,奏章说的竟是倭寇扰浙东一事,大明开国之初,朝廷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倭寇朝贡使者到明朝这里来骗钱。很多到大明来冒充朝贡使者的倭寇没有倭寇幕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大明沿海抢劫。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洪武三十年所颁的《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绵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对于勾结外族的“谋反大逆“更是异常严厉:凡“谋反大逆“,一律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

尽管朝廷有律法,但贸易还是大量存在,随着永乐开海禁下西洋,朝贡贸易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各国贡期或3年,或5年。对倭寇则规定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也就说大明制定了一套相应的规矩,倭寇只有遵行规矩才可贸易,这种局限很显然满足不了倭寇的需要,随着宣德初年,大明开海禁,下西洋,罢黜朝贡,兴盛市舶司,种种开放性的策略,给了西洋诸国提供了贸易往来的机会,加上,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倭寇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的勾当,从中获取大量的好处,巨大的利益面前,让不少倭寇开始不顾大明的律法,铤而走险,乘机侵掠,屠杀沿海军民,今年年初倭船四十余艘,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二千户沿所,又攻陷昌国卫,官庾民舍,焚劫一空。针对战乱,大明上下到是一心一意,小皇帝在王振的授意下下诏加强沿海兵备,诛失事之将官三十六人。后又增设沿海防倭官,算是抵制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兴风作浪,杨峥对太监干政谈不上什么好感,也谈不上什么恶感,用他的话儿说,在权势面前为人与太监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这一点在明朝末年表现得最明显,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比起太监他们并没有强多少,明面上他们虽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皇位继承权之争和京察之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但是,这并不能掩没东林党人在这些斗争中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作用。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