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这一点上,三杨给不了,王振给不了,唯独杨峥给得了,只因这个人就是靠着这三样法宝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什么比圣人的道理更重要。鉴于这一点,宣宗对于太子的这个新任的老师也是机遇了巨大的厚望,同时也给出了最好的便利,所以杨大人对自己来晚的举动,并没有如何放在心上,一路上穿堂过厅,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听得前面领头的太监道:“杨大人东宫到了?”

杨峥哦了声,也不多言,夹着书本便往里钻,身后的那太监看他急急忙忙的样子,忙在后面喊道:“杨大人不必如此着急,太子已有人授课呢?”

“有人!”匆忙的杨大人急切的步伐戛然而止,居高临下地转过身来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里面有老师?”

那太监年纪比杨峥还小了两岁,可也不知是没了那命根子,力气也小了些还是身子骨太弱了,跟在杨大人身后走了一阵,着实跟不上干脆不追了,这会儿见杨大人停了下来,这才加快了脚步迎了上来,只是这么几步路,已累得气喘吁吁了。

杨大人皱了皱眉,心道:“这皇宫里住着都是这帮病怏怏的死太监,难怪皇宫看起来那么阴森森的。”

那太监踹了几口粗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开口道:“是王先生,今日他算着日子是杨大人授课的,特意来看看,可看了时辰到了,没见大人前来,便临时充当了一次大人的角色了,大人也知道,王先生常说,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当今太子年幼,不可一日无师,所以才代大人做了这老师了,先生并非有意如此,只是……?”

杨峥哦了声,他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人,相反对于王振此举,他甚至十分理解,在这宫中本就是权势之地,机会与权势是同等的,有人成功了,那是牢牢抓住了机会,而有人失败了,无他错过了机会而已,对于王振这样心怀抱负的人,任何的机会都不会放过,他很早就懂得,机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等着你的,得靠自己去争取,如果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所以入宫的王振很善于抓住任何的机会实现自己。如果大明升迁最快的是自己,这一点他不否认,因事实的确如此,大明开国七十载,纵然是跟着朱元璋一路走来的开国元勋,也没有年不过四十岁便官居二品了,可以说他开创了官场上的一个奇迹,可当真仔细去看,其实最快的并非是自己,而是这位人人口中称赞的王先生了。

自永乐末年入宫,但仁宗元年备受器重,到宣宗继位,以其“久在侍从,眷顾有加”。今年八月,宣宗将巡边,命武定侯郭玹、西宁侯宋瑛等留守,太监杨瑛、李德、王振等“提督皇城内外一应事务”。郭玹等“遇有警急机务,同太监杨瑛等计议施行,仍遣人驰奏”。至此王振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为了宫中太监当中地地道道的二号人物,宣宗以先生称之,遂“简置”于太子宫,令为局郎。太子祁镇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次年二月册立。所谓局郎,是东宫宦官,包括典玺、典药等六局,各设局郎一人,秩正五品。官不大,有了资本,时至今日,宣宗“命近侍以经书劝上读讲”。不过十年的功夫,王先生的变化不亚于自己,之所以名声不显,无非是一个宫内,一个宫外,一个是太监,一个是文官罢了外人都认为这个太监是畏惧科举,好赌成性没了活路才挥刀自宫入了宫,做了这等自觉先祖的勾当,唯独他知道,这个王先生是为了理想,准确的说是为了心头的抱负才狠下了那一刀走到了这条旁人看不起的道路,在这以科举扬名的大明帝国,这样的举动的确是旁人承担不起的,但王先生明白,一个人活着倘若不能实现心头的理想,就算是活得高大上又能如何,他是个不完整的男人不假,可他的心头抱负未必就比天下的读书人差了,为此,他很清楚自己该走好自己的路,从永乐、洪熙、宣德年间,他恪守本分,“勤诚益至”,因此诸帝“委用既隆”,颇得信用。宣德年间,他作为太子祁镇的侍读先生,“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卫调护,克尽乃心,赞翊维持,糜所不至”。粗通文墨的王振,使祁镇“敬惮”,并言听计从。宣德七年,祁镇没有来得及出阁讲学,接受儒臣全面教育,其作为他学生,毫无疑问这是个天大的机会,王先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被选入侍东宫的宦官,常常就是幼年皇储伴读的伙伴和豫教的教师。他们对未来皇帝思想、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所给予的影响,远非那些后来为太子讲解经书的翰林讲官们说教的效果所可比拟的”,“这些宦官和皇储长期相处而形成的亲密关系,成为他们以后实现抱负的资本,所以他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马虎怠慢,他等了整整十年才等来了这么一个机会,觉不容许到手的机会,从自己手里溜走。看明白了这一点,杨大人也不好说什么,这事儿说到底终归是自己坏了规矩,就算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偏偏怪不得王振。

见杨大人没有生气,那太监暗暗松了一口气,道:“王先生这人吧最是宽洪大度的人,他常给我们前朝韩琦相爷大度的事情,说韩老爷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和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放在本朝也只有刘伯温、郑公公这些能比拟了,还说这位老相爷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也有被贬在外前后长达十几年的地方任职生涯。但无论在朝中贵为宰相,还是任职在外,韩老爷始终替朝廷着想,忠心报国,做到的大度雅亮,这才有了北宋数十年的稳定,是我辈的楷模,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学不了韩老爷的文韬武略,可学他老人家的精忠报国,大度雅亮还是可以学的,他老人家更是以身作则,就是前些日子吧,西洋诸国官儿来我大明朝贺陛下登基十年庆典,特意进贡了两只玉杯酒杯,玉杯晶莹透彻,是一对难得的杯子,皇上看太子喜欢便赏赐了给太子,并对太子说,这是西洋耕地的人到破败的坟墓中得来的,里外都没有一点儿的瑕疵,可算是传世之宝了。可要小心收藏才好。”

皇上这么说了,太子自是当做宝贝了,他本身就喜欢这对玉杯,每次下了学,总要去看一看,平日里更是留在自己的寝宫里珍藏着,从不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唯有三位阁老大人来了太子出于敬重,才会将这杯子拿出来招呼客人,但即便是如此,太子都要专门摆放一张桌子,把精美的绸缎铺上去,然后放上玉杯。可谓是爱惜无比,可事儿总有意外,这天三位杨大人来查询太子功课,恰好二皇子也在,对这一对玉杯也十分欢喜,忍不住拿在手里把玩,大人也知道二皇子年纪不过才五岁,如何能那好那一对贵重的玉杯呢,一个疏忽,竟让玉杯掉在了地上,两只玉杯都跌碎了。在座的客人们愣住了,二皇子也吓了一大跳,急忙跪在地上等待处罚。太子爷也十分的愤怒,眼看兄弟二人就要为了一对玉杯闹得不可开交,就在这会儿王先生开口对太子说:“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时间和气数在那里。这玉杯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里,交给了错误的人手中,所以掉在了地上是在所难免的,不可怪罪二皇子!”说完又对太子说:“这杯子再好,再珍贵也只是一个杯子,杯子再好也好不过兄弟情,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二皇子并非故意,又有什么过错呢,太子切不可因此而怪罪二皇子!”当时奴婢就在边上,先生的这一番话非但三位杨大人赞扬不已,便是太子也认为先生说的对,奴婢虽听不懂那些话儿,可也觉得先生这胸襟是宽洪了不少。

杨峥到是没想到还有这事儿,不免感到有些意外,事实上这几年关于王振忠心耿耿的事迹不绝于耳,这其中有作秀的成分,但也不是一点真情实意也没有,对于太子的感情,杨峥相信他是真的,单不说这一老一少相伴了多年,就说王振,从骨子里他还带着几分读书人的理想,想通过自己的手培养一代明君来,所以对于王振由此表现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反而是这个太监着急为其说话,足以证明王先生已不再是当初王先生了,宫中的太监,以司礼监权势最终,人脉最广,威严最盛,只因这个衙门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随着宣宗逐渐完善的“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宫中谁有这个权势,谁便是这宫中最有话语权的太监,目前司礼监还被宣宗信任的头号太监金英把持着,王振一时难以抗衡,但从局势看,王先生形势一片大好了,只因为这个太监就是来自司礼监金英的手下,帮一个东宫局郎说话,这其中的意味就不言而喻了。

见杨峥没啃声,那太监也不好再说什么,跟着杨峥身后一步一步走了进去。院子并无多少仆人将士,所以显得很空旷,沿着左侧的鹅卵石小道走了一阵,就到了太子曰常读书的书房,按照规矩太子读书应该是在文华殿才是,但那是开经筵大讲时,才有的场景,寻常时候太子并没有太多固定的地方,大多数还是在东宫的院子里,这里空旷且环境舒适,可以减少太子读书的压力,所以从宣宗开始,只要不用开经筵大讲,太子差不多就在东宫的这座小院了。

院子里没多大的动静,杨峥伸长脖子好奇的看了一眼,便见在左侧的水榭处,王先生真背负着双手来回走动,说着什么,杨峥的位置离太子读书的地方并不远,只因有流水之声,加上王振中气不足,声音未免小了些,听不太真切,杨大人出于好奇,先前走了几步,站在一处花丛对面,竖着耳朵凝听起来。

只见王振都到太子面前,笑着问道:“太子可听出了点什么来?”

场上一共有五个孩子,除了太子之外,还有二皇子,以及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家的公子,这些王侯子弟都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为了避免太子一人读书枯燥,所以不管是哪位授课老师,授课的重点总会落在了太子的身上,至于其他的皇子,王孙,他们其实并不过于看重,当然了,若是皇上临行前有了交代,那就另当别论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