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地图是整个东路军的地形图,但上面标注着各种黑线,这些老者单从黑线上是看不出什么的,可简单的还会看出来,这些黑线是宋军的反击路线。

宋军必然反击,但让他们惊讶的是反击路线如此之多,多达四十多条,几乎每一条能行军的道路上,都绘制着黑色的线条,最让他们关注的有两条,一是汝遮谷,二是龛谷——马衔山——结河堡,结河堡下有一个粗黑的箭头,宋军已经兵临结河堡下!

……梁永能也得知兰州失守的消息,他紧张,但不焦急。

因为他手中还有三万多兵马,还有结河堡、北关堡,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还没有接到梁乙埋的通知。

宋军还没有动,他先是让梁格嵬率领一部人马进入结河堡,结河堡北上马衔山,西临河州,南下熙州,是一个交通要道,王韶修砌结河堡时,修得十分高大,现在反成了梁永能的仗持。

这个想法似乎没有错,就是周世清与张玉二人率领左路军南下,再加上熙河城、临谷堡、康乐寨的兵力,宋朝兵力仍不占优势。再说他未得通知,也不敢撤兵。其实这都无所谓,关健是梁永能不甘心!

梁永能的想法成了这一战的转折点。

这些年,宋朝与西夏发起多起战斗,有胜有负,但有一条定律,若是双方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西夏必败。就连六谷部的那些老者都看出来了,梁永能身在局中,却不知……兵贵神速。

结河堡没有梁永能所想的那么保险,但若强攻,伤亡会十分惨重。周世清与张玉二人也许在史书上不是那么耀眼,但也能算是名将。

史上王安石诸法中争议不大的有仓法、农田水利法等等,还有就是将兵法。

与郑朗对军队改制差不多,针对宋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弱点,京畿设三十七将,陕西五路设四十二将,东南六路设十三将,派尝经战阵大使臣专掌训练,早晚两教,曰夜按习武艺,一将兵力人数不等,从三千到一万人。

这个思路是来自范仲淹,范仲淹曾在延州将禁兵一万八千人分成六将,效果显着,但将兵法更进了一步,严令各将士兵不再随意调动,将随兵走,兵随将走,各将专军政,州县不得干预,由是大规模裁兵之后,宋军战斗力不减反升,出现多员猛将,甚至出现多次不满千人,击败敌数万的非常战绩,这是在赵祯时代不可想像的。

郑朗改军制,又进了一步,首先是正名,不说将,而是团指挥使,这一条很重要,可以挂羊头卖狗肉,至少不能完全说郑朗是推翻了祖宗家法。而且兵力在一千到两千五百人之间,灵活机动,同时不会让士大夫感到忌惮。最起码一条,士大夫不能攻击这一军制会出现安禄山,两千五百人能做什么?那么将就能真正随着兵走,兵也能随着将走。

兵将在一起,相互了解,如臂所指,将领才能打出战绩。

数次大捷也看出了成果。

其中就有张玉,在史上张玉称为河北三十良将第一,也就是京畿三十七将领中最优秀的将军。

这两人做人低调,事实却不能小视的。

并且现在章楶出兵七万人,后路军可以忽视,真正的精锐部队就在前面两路。相反梁永能也许兵力上不占劣势,可是他的兵多来自龛谷、凉州、会州、与天都山一带,非是西夏最强的军队,西夏最强悍的军队在横山,横山最强的军队在银夏,因为这里是西夏的老巢。其他地区的军队,可以去洗澡了,也不是人种弱,而是凝聚力不高之故。

还有。

周世清临出发前,让传令兵下去传话:“大军西上,右路连夺兰州、西关堡、京玉关,建功立业,可是我们呢?”

同样是泾原路精锐兵士,谁也不想矮人一筹,士气就激励起来了。

两万多士气高昂的宋兵迅速穿过马衔山,来到东川谷,抵达结河堡下。

前面抵达,后面民夫在扎营寨,前方就对结河堡发起了进攻。

结河堡堡城坚固高大不错,可是梁永能还疏忽了一点,那就是兵士的来源地。

有许多兵士就是来自龛谷,而在堡外忙忙碌碌的押运民夫与扎营地的后勤民夫中几乎就是来自龛谷的百姓,堡上守城的龛谷兵士中父亲兄弟就有许多人在其中。

关羽水淹曹军,中原震动,然而让吕蒙巧夺荆州城后,关羽都不得不兵败麦城,况且梁永能。

守城的梁格嵬看到这些兵士不愿意作战,于是使用了粗暴的手段,让执法队在城头上杀人立威,勉强逼迫着这些兵士拿起武器反击。可是堡下宋军仍在顽强的进攻,士气低落之下,又有一些龛谷子弟放下武器。梁格嵬再杀,在他逼迫下,有些龛谷子弟终于在气愤之下,听从了原先潜入堡中斥候带来自家族中长者的传话,拿起武器窝里反了。

坚固高大的结河堡于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就被宋军拿了下来。梁格嵬带着残余部队仓惶逃向北关堡。

宋军草草休息了一天,又扑向北关堡。

梁永能试图鱼死网破,于洮水河畔反扑,部下三千铁鹞子尽出。

所谓的铁鹞子也就是连环重骑,从兵士到战马全部重甲,往往几十个骑兵一道用钩索绞联,因为绞联在一起,即便杀死一匹马,上面兵士在其他马的移动下仍不坠,继续歼灭敌人。作战时用鱼鳞阵向敌人冲杀,也就是一种原始的狼群战术,分成若干个小队,或聚陇,或散杀,冲乱对方防御阵形,后方大军随着掩杀。

史称在蒙古骑兵未出现之前,乃是世界上最凶悍的军种。

郑朗对此说法十分不屑,铁鹞子杀伤力是很强大,但不是无敌的存在,例如张岊与王吉麟州一战,就大破了这种所谓的无敌铁鹞子,后来金人延伸出来更凶悍的铁浮图,照样被岳家军一次又一次大破。

凶悍肯定有了,然而它有一个最明显的缺点,笨重!

两军短兵交接,看到三千铁鹞子分成一百多个小队,用鱼鳞阵冲杀过来,周世清不急不忙,先让兵士用神臂弓与火炮射击,然后张玉亲率步兵杀了出来。

这里出现几种冷兵器,砍马大刀、砍马大斧、钩镰枪,宋兵用它们不是杀人杀马,而是专门对付没有用盔甲包裹起来的马腿。

铁鹞子是很强悍,一个小队多者几十人,少者十几人,那怕一匹马击毙,照样冲锋,可是倒下五匹六匹之后呢?

一个又一个宋兵被马践踏而死,但付出几百名兵士牺牲之后,铁鹞子成了傻鹞子。

随后宋兵伸出钩镰枪,专钩西夏人的脖子,交战不到一个时辰,三千铁鹞子有两千多铁鹞子被击毙了。

周世清这才冷喝道:“冲。”

铁鹞子一败,余下的后军再无心思应战,全部逃向北关堡……

周世清让后军打扫战场,余众徐徐来到北关堡下。

梁永勇吸取教训,将龛谷子弟扣押在堡中,用精锐兵士防御。然而不仅有这支宋军,还有,杨遂的军队!

随着西夏两场大败传出,杨遂下令征召各族壮丁参战,处于劣势,这些部族未必会出动子弟配合宋军,就是出动了,各族并没有归心,杨遂也没有完颜阿骨打的整合能力,还是不能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

但打落水狗,谁不愿意,而且一场大捷也有很多收获的,后勤的物资、武器、盔甲、战马,对于这些部族也十分渴望。

周世清在北关堡下扎营休息。

一路急行而来,士兵都有些困乏,但就是在休息的三天过程中,杨遂整合了许多部族,以及自己的部下,使兵力达到近两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出熙州。

两军同时向北关堡发起进攻。

第二天北关堡就失守了,梁永能部下只有少数人逃了出去,还不能称为逃出生天,逃向东方的兵士是休想回去,只有少数逃向西方的兵士,自黄河逃到了凉州境内。余部全部击毙或抓获,连梁永能与梁格嵬也被周世清抓了起来。周杨大军会合,又杀向了古渭城。

这一战成了逆转点。

但真正逆转的还是在古渭城。

古渭城打得很苦,城中有许多宋军,然而因为古渭城的地形,为了防止西夏人南下或者东下,使后方糜烂,不仅要防御,城中兵士还要时不时的出击,将梁乙埋的主力军队死死拖在古渭城下。

这一拖,就是三十多天,城中兵士伤亡越来越大,防御力量也越来越弱。梁乙埋又利用古渭城松软的土壤,广挖地道,再于城墙下架设木架,放火点燃,火头烧成灰烬后,城墙也崩塌了。郑朗不得不让兵士强行用栅栏堵上。

栅栏的防御力量远不及城墙,梁乙埋看到一道道栅栏立起来,用撞车强行撞击栅栏。到后来,西夏军队多次成功冲入城内,若不是城中有郑朗坐镇,宋军顽强作战,古渭城早就失守。

就在古渭城摇摇欲坠之时,传出了宋军挺进兰州的好消息。

这一盘棋关健就在梁乙埋能不能及时撤退。

若是及时撤退,肯定不能冲破宋军的防线,可后方就是西夏。

两军交战,速度很重要。

西夏人半耕半牧,无论征集军队,或者行军,速度都比宋人快。章楶为了使龛谷兰州防线严密,采用了押运粮草的办法,也就是击鼓传花,从中原到陕西前线,不可能所有押运的民夫自始至终押运粮草,有去的粮食吃,也会没有回来的粮草吃,损耗太大了,因此一节节地传递下去。一万人押运粮草到长安,来回消耗了部分粮草,那么从长安只有七千人押运粮草到宝鸡,宝鸡只有四千人到渭州。章楶也是如此,泾原路兵力进驻龛兰,京兆府兵力进驻泾原路。时间也就抢回来一大半。

但还未必有西夏人快,尽管东线两国兵力相互牵制,可是西夏人还能及时从后方及时调出一支军队杀向龛谷。

两面夹攻,西夏人归路心切,士气悲愤,龛谷经西夏人统治了十几年时间,一些部族归化,在内部配合呼应,龛谷防线就会十分危险。

只能说正好西夏人在秋收,这一条对宋朝十分有利。

这是东路军最大的困难。

面对这个困难,章楶却进行了一次豪赌,不是守,而是将兵力主力分出来,向南出击。在西夏大军未到来的时候,将西夏人三路军队吃下,那么那怕西夏人来了十万二十万军队,宋朝也会成功地将龛谷防御住。当然,若不能成功,精锐兵士尽出,败得会更快,甚至将是一场惨败。

宋朝成功夺下龛谷,梁乙埋却在犹豫不决,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无论宋军怎么包围,只要夺下古渭城,擒住郑朗,这一战就会取得辉煌的大捷。抱住这样的心理,梁乙埋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昼夜不息。

古渭城中虽然将士士气涨了起来,却是越来越危险。面对着这份危机,郑朗也不顾危险,数次站在前线,身先士卒指挥,这才勉强保住古渭城不失。然而在西夏人猛烈攻击下,古渭城城墙几乎三分之下倒下,每天最少发生四五次巷战,城中的兵士急剧伤亡,只剩下七千余人。就在这时候,梁永能全军覆没,而在西使城却有一支部队入城,西夏所有粮草一起聚在西使城,供应梁乙埋与李清两军。

这支部队就是来取粮草的,城中守城的兵士看到令牌,让这八百兵马入城。

八百兵士徐徐进入西使城中,忽然数十骑抽出兵器,扑向了城门两侧与城上的西夏人,余下大部向城中的几个粮仓冲去。

六谷部!

几十个长者来求情,章楶给他们看了行军图,后面就传出宋军夺下结河堡的消息,几十个长者被逼着献出投名状。在他们配合下,章楶持着他们的书信,派斥候来到前线。

梁乙埋派李母浪罗带着兵士去西使城取粮。

这些兵士中就有部分是来自龛谷与六谷部子弟,途中斥候暗中与这些人取得联系,持着手信说服。

另一名将高永能出手,悄悄化装成猎人,于夜在西夏人营地两侧会合,里外夹攻,将李母浪罗手下全部击杀,再持着手令,为防消息走露,立即不顾夜色,起程冲向西使城。

变故陡生,西使城中兵士愕然,高永能已经扑到粮仓前,迅速将粮仓点燃。梁乙埋也做了布置,害怕宋军自汝遮谷出,夺下西使城,城中驻扎着许多军队。

但变故来得太快了,猝不及防之下,让高永能成功地在所有粮仓上放起了大火。

看到敌人越聚越多,高永能大喝一声:“撤。”

带着手下与六谷部龛谷叛变的子弟,杀向了城门口。一路血战,八百兵士杀出西使城,只剩下三百余人,还有大半人带着伤。高永能没有停留,迅速杀向甘泉堡。

一路东下,最后能逃回去的只有一百余兵士,连高永能自己也身负重伤。但这一战达到了目标,成功地将西夏人大部分粮草一起烧掉。粮草一烧,西夏人再无战斗的勇气。

梁乙埋无奈之下,这才下令撤军,另一人更狡猾,前面龛谷失守,后面李清就将主力部队与亲信从甘谷城撤向通渭寨。但也迟了。

围猎开始。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龙吟壮歌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俏女警穿越卷入皇位争夺战:刁蛮王妃(全本)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