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读书屋 >  蜀臣 >   第124章 避短

天水郡,冀县。

先前的魏太守官署,今成为了大汉陇右的政令中心。

得丞相诸葛亮信使催召得郑璞,让霍弋等人领着士卒押俘虏、护送战获及辎重在后,自身带着扈从乞牙厝及傅佥倍道而来。

方入城门,便被一作仆从打扮之人,步前行礼,轻声而道,“郑将军,我乃荆州宜城向家之人,家中郎君有言,恳请将军见丞相之前,拨冗半刻钟叙话。”

宜城向家?

相府长史向朗?

荆州宜城的向、马两家乃世交。

是故,向朗无论在荆州还是入蜀后,都盛赞马良及马谡之才,意在为之扬名。

嗯,郑璞未入城时便知道了,比他更早归来的马谡如今被勒令在一屋内。

丞相没有见他。

对他违军令之罪,也未有定论。

亦是说,丞相乃是想听同样受令坚守萧关道的郑璞,叙完战事具体经过后再做定论。

如此一来,郑璞的言辞,将会左右到马谡罪责的轻重。

向朗今放低身份作请求,邀郑璞过去一叙话,用意不外乎是请郑璞见丞相时,为马谡开脱罪责。

不过,也罢了。

我本亦有心为幼常兄开脱,便见一见吧。

心中了然的郑璞,微作沉吟后,便颔首道,“好,步前引路。”

“多谢将军成全!”

那仆人得言,大喜过望,先是深深躬身做了一礼,方斜身在侧而引道。

向朗年齿近六旬,面慈目善,隐隐有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事实上家中藏书甚巨,且为人宽容的他,无论在荆州还是巴蜀,皆被人赞为有长者之风。

只不过,此番他脸庞之上,有些焦虑之色。

亦隐隐有缕羞愧在流转。

抑或者说,于他身份及年齿而言,前来求一后进之辈,终是厚颜了。

因而,郑璞步至,不等他出声,便率先作子侄礼,轻声说道,“向长史之意,璞知矣,亦无有怪罪幼常兄之心。且,璞尚记得昔日身得入相府,乃幼常兄所荐也。”

此话方落,向朗顿时眉目舒展,亦连连颔首,欣慰而道,“善,子瑾委实君子也!”

唉,我那是什么君子啊.......

心中有些无奈,郑璞谦逊数声便作别,往太守官署步去。

署屋内,僚佐小吏步履匆匆,神色皆肃然,手捧案牍文书往来进出正堂。

攻下陇右后,无论安民还是各方驻军,以及催蜀地及汉中粮秣辎重运送等,让事必躬亲的丞相,变得更加忙碌了。

早就与护卫丞相的甲士熟稔,郑璞没有恭候被召,便被甲士引来堂内。

只见堂内正中,丞相正襟危坐在案几后,俯首执笔而书。

偶尔,还会略作停顿,轻声问一立于侧的将率。

那将率身长八尺有余,年齿未至三旬。

额宽颐正,剑眉飞入鬓,鼻若悬胆,蓄着短髭,紧紧抿着的双唇,让灼灼之眸更显英气。

何人近丞相左右,而我竟识不得邪?

心有诧,郑璞向前一步,躬身行礼,“璞,拜见丞相。”

“子瑾竟归至矣!”

欣喜之声,从猛然昂首的丞相口中发出。

只见他面容的喜色不断洋溢,搁笔伸手虚扶,“子瑾速起身,且入座。”

“谢丞相。”

郑璞恭声而应,抬头正想步侧入座。

然,一直目视着他的丞相,脸庞上的喜色瞬息间凝固。

起身,步来前执起郑璞之手,细细打量后,便怅然出声,“子瑾颜容,竟伤及邪!”

“劳丞相挂念。”

郑璞连忙言道,“璞无有勇力,且临阵不慎,故添一小伤痕,其他皆无碍。”

但丞相眉目间的怅然,却是没有消逝。

轻轻叹了口气,方转身归座。

经那将率时,还轻声引见了句,“伯约,此乃我大汉讨虏将军郑子瑾。虽年少,然胸中韬略,冠绝巴蜀当辈。子瑾,此乃姜伯约,凉州上士也,熟谙羌事。你二人若得闲可多探讨,寻互裨益之。”

闻言,姜维连忙侧身,拱手作礼,“郑将军,我乃冀县姜维。”

原来是姜维啊!

难怪能立丞相之侧........

郑璞心道一声,亦拱手还礼。

正想出声寒暄两句,却见丞相便摆了摆手,让姜维先离去。

随即便作肃容,目视着郑璞而道,“子瑾,且将萧关道战事,细细道来。”

“诺。”

郑璞收回了心神,详细言之。

叙罢,见丞相面微有怒意,便连忙加了一句,“丞相,若幼常兄不兵出萧关,璞亦会遣信使报丞相,请命求出兵耳。”

“嗯?”

长眉微跳动了下,丞相有些意外的撇了眼郑璞。

少时,面色稍缓而叹,“朝廷自有法度。幼常有违调度,罪责难逃,子瑾不必为其开脱。”

“禀丞相,璞非有此意。”

郑璞冁然而笑,轻声谓之,“乃是当时上邽城既破,我军兵力充足,何不趁机夺了萧关,为他日攻入关中绸缪?”

如此说法,令丞相垂眉捋胡而思。

诚然,攻破上邽后,陈式部及高翔部便成了机动兵力。

若是增兵萧关道夺下关隘,对日后进军关中乃是大有裨益。

“嗯,子瑾此言,颇有道理。”

轻轻颔首,丞相含笑而道,“虽说我今无力进军关中,然若占了萧关而东向修缮扼守,亦能让安定郡的羌胡部落,就此对逆魏心有不臣。”

“然也,璞便是此意。”

郑璞连忙出声应和,又作幸庆之容,“不过,若是璞请命,而丞相允之,恐璞将成为此战罪人矣!逆魏安定郡内兵力竟近万,且逆魏左将军张合亦从凉州来袭。我军若出萧关,难夺关不说,恐连今大败逆魏亦难矣。”

“呵~~~~”

丞相听罢,不由失声而笑,

转来绕去,郑璞还是在为马谡求情。

竟是不惜将大破魏军的功绩,也强行牵扯到马谡的头上。

亦然,丞相佯怒而责之,“子瑾此言,乃欲效佞臣颠倒黑白邪!”

就是责罢便敛容,眸含深意而轻轻谓之,“幼常妄自尊大,致子瑾身陷绝境及麾下死伤无数,子瑾竟不恼邪?”

郑璞垂头默然。

少时,方离席躬身而拜,朗声而道,“丞相,正值朝廷用人之际,而我大汉俊才委实不多矣。璞斗胆,请丞相让幼常兄有改过之机。且,璞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幼常兄虽临阵决机略显急躁,然若参详兵事抑或者牧守一方,乃奇才也!尚有,我军于萧关道,终究是胜了。”

丞相听罢,却没有表态。

而是静静的目视着,保持垂头躬身的郑璞。

看着看着,便眉目舒展,无声而笑。

曾经,他心中颇为忧虑,郑璞性情类同于法正,恐日后权柄在握时,会导致不利于国家之事。

今马谡将他陷入死地,他却依旧从与国裨益角度出发,为之求情。

足见他公私分明矣!

甚好。

收起了欣慰的目光,丞相语气淡淡,“幼常有违将令,其中亦有我识人不明之过。子瑾莫多言,他之罪尚不至死。”

“啊!”

得言,郑璞骤然惊呼,连忙出声分辨,“丞相,璞绝无........”

但却是丞相摆手打断了,“子瑾一路艰辛,且去歇下罢。”

亦让郑璞不敢再争,作礼告退而去。

“诺,璞告退。”

翌日。

新划出来的玄武军营。

因霍弋等人领军尚未至的缘由,难得闲暇的郑璞,便将心思用在考校傅佥学业上。

就是没多久,军帐外守着的扈从乞牙厝便来报:马谡来了。

昨日郑璞离去后,丞相便见了他。

具体叙了些什么,无人知晓。

人们仅是知道,待丞相将陇右之战的功过,上表与成都天子刘禅后,马谡将不再是相府参军,且不会再掌兵权。

不过他没有被废为民,便是幸事了。

至少以他的才能,仕途之上不乏复起的机会。

孤身而来的马谡,形容枯槁,满目憔悴。

或许,昔日待他如子的丞相,此番一直迟迟未有召见他,让他愧疚更增,心身皆备受煎熬吧!

他走至前,见郑璞出军帐来迎,便不等郑璞开口,径直躬身作揖,“多谢子瑾周全之心,谡没齿不忘!”

“幼常兄这是作甚!”

亦让郑璞一愕,连忙步前扶起,苦笑道,“功过是非,乃丞相之定论也。兄莫要折煞于我。”

“子瑾.......”

直起身的马谡眼角微湿,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待二人入军帐内,马谡见傅佥亦在侧执竹简而看读时,方敛起动容,止住了情绪。

就是默默无语没多久,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

面露惭色,马谡便自嘲而言,“我平生自诩熟读兵事,好论军计,常自以为能。然,萧关道一战,因我而丧兵无数,且致子瑾及众多同僚于死地中。方知自身不过乃纸上谈兵,徒增笑柄耳!可悲矣!日后我将不再染指兵权,但求此生能执帚牵马图报丞相不责之恩,以及子瑾周全之情。”

呃.........

看来你是真醒悟了。

不过,也对。

若是如此大败都没有自知之明,枉为人矣!

郑璞听罢,于瞬息间心念百碾。

心甚慰之下,亦有心开解他两句。略作思绪,便说道,“幼常兄此言,恕我不能苟同。”

嗯?

亦让马谡一顿,先是满目不解,随即又面有黯然之色。

他心生误会了。

以为郑璞此言,乃是声称仍旧心有芥蒂。

为他谏言丞相开脱罪责,乃是报昔日举荐之情,以及抹不开相府长史向朗的情面。

毕竟,郑璞素有睚眦必报之名。

而郑璞笑颜潺潺,出声谓之,“幼常兄博古通今,熟读诸子百家,焉能执帚牵马作仆从之劳邪?兄不见,昔日我大汉曹参身经百战,攻下二国与一百二十二个县。然高祖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相国萧何之下。留侯张良不曾领军鏖战,却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誉满古今。今幼常兄无意再领军,亦可效仿先贤,为我大汉克复中原克忠,又有何惜哉!”

话落,马谡瞬息间睁大了双目。

呆楞看了郑璞好一会儿,方将脸庞上的颓色一扫而尽,让双眸再度迸发出灼灼来。

当即,离席躬身而拜,言辞恳切道,“今得子瑾金玉良言,犹如醍醐灌顶,令我如拨云雾得见青天也!当受我一拜!日后,我必不负子瑾今日之言!”

“幼常兄言重了。”

亦然,郑璞连忙起身,扶起马谡。

后,二人再叙了些闲话,马谡便作别而去。

而一直在侧,听全二人叙话的傅佥,则是目视着马谡远去的背影,作怒目切齿愤愤然。

待马谡背影消失不见,他便将视线转归来落在郑璞身上,化作了满目不解。

踌躇半晌,终究还是忍不住,试声道,“先生?”

早就阖目假寐作思绪的郑璞,闻声侧头,微作挑眉,眸露询问之意。

“先生,你不恨他吗?”

“我焉能不恨之!”

傅佥话语刚落,郑璞便音容皆厉,声如激雷。

“三部士卒,多是从南中牂牁郡所募,随我三载有余矣。朝夕相处,彼此熟稔,今竟战死伤残者十有七八。人非草木,焉能不悲哉!”

“虽说,征战乃向死而生,阵亡亦必不可免。然亡于萧关道,何其无辜也!”

“我每每思至此,便恨不得亲自将之手刃,以告慰亡者!”

言至此,郑璞长舒了一口气,似是将胸腹中的戾气尽数呼出。

阖目少时,方再度开口,声音变得且徐且缓。

“然,泄私忿,于国有何裨益邪?”

“今我大汉,人才凋零。有若幼常兄才学者,寥寥无几。我等为臣者,所思所行,当皆为国裨益耳。不可因私自愤慨,而令国有损良才。”

“再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幼常兄历经此番大败,可磨去其自负锋芒,得他日谦逊笃行。又感朝廷惜才而不杀之恩,必竭诚为我大汉克复中原鞠躬尽瘁。”

“利于国,当生死以,何愤不可原?”

言罢,郑璞侧头而顾,殷殷谓之,“公渊,你年齿尚轻,或不解其中之意,他日随着年岁长,必可了然其中缘由。然切记之,世上之事,无有非黑即白之说。”

闻言,傅佥当即作肃容,重重颔首。

“诺。佥谨记先生之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