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商品市场占地面积大,要做的事情也相当多。
叶柏和叶晶晶就商量了一下,京都的这个商品市场就算他们合开的。
叶晶晶出钱少出力,占四成,叶柏这边出同样的钱,多出力,占六成。
拆迁、新建就是叶家这边负责。
叶家动作很迅速,迅速买下城西的地皮,然后迅速带人在城南,挨家挨户的上门跟他们协商拆迁事宜。
老百姓第一次听说还有这好事,都有些拿不定主意,更多的是害怕,害怕是画大饼,害怕是骗子。
叶家的管事看出了他们的担忧和害怕,直接带着他们去了城西的宅基地。
“各位不要害怕,不要担心,看到这一片空地没?这都是我们叶家给你们提供新的宅基地,每家每户到手的宅基地的大小,跟你们现在的一样大。
如果小了,我们叶家直接赔钱,差一分按照一两银子赔(一分等于66.7平方米)。
买一块五分大的宅基地,不过也就三四两银子,我们叶家一分按一两银子算,算厚道了吧。
你们如果怕我们叶家不给你们盖房子,那我们直接给你们折成钱,你们拿着钱,自己盖也行。
一间屋子按四两银子赔,厨房和猪圈牛圈这种一间直接赔一两。”
四两银子,盖一间茅草顶的土砖房都有剩。
听到叶管事这个话,村民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他们原来的房子又破又旧,现在只要换个地方,等于是叶家给他们盖新房,或者是出钱给他们盖新房。
不少人都心动了。
叶管事扫视一圈,随后说道:“除此之外,每家每户再按照一个人头二两银子的安置费,老人和孩子都算,不过拿了钱,就需要两天内搬走。你们可以自己找地方安顿,也可以暂时住到叶家准备的宅子里,但是只能住两个月。”
不给时间限制,叶家也怕这些人,住着不肯走。
听到这话,这帮百姓顿时就激动了。
这年头谁家没有十几个人啊?这么算下来,房子有了,还有一笔非常不错的安置费,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叶管事见大家都心动了,连忙说:“大家也不要怕我们叶家会赖账,只要大家同意这个安排,我们马上就安排抽签,抽中对应的宅基地以后,可以去衙门,把宅基地转到你们名下,宅基地名字一转换,钱我们也马上给。
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被骗,我们叶家生意做的这么大,根本不差钱。
要骗也不会骗你们那破破烂烂的房子,你们所有人的房子加起来,才值几个钱?我们叶家有钱有势,真想要你们的房子,你们的宅基地,也不会这么客客气气的跟你们说话了,所以大家不要怕,放一万个心。”
叶管事最后一段话,可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对呀,他们那老破小,才值几个钱?叶家犯得着非这么大劲儿骗这点东西吗?
“叶管事,我们家换。”这时候有一个中年汉子率先走出来说道。
叶管事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大春。”
“很好,你先过来抽一个宅基地,回头安顿好以后,我给你安排一个活儿,我们叶家最喜欢识时务的勤快人。”
周大春目露喜色:“叶管事,这这这……”
“我们叶家这回是要做大生意,需要不少人手,还有谁愿意换的,早点同意,早点能得到一份活儿,每个月保底收入都有五百文。”
一听这话,其他人纷纷举手:“我我我。”
“我也换。”
“还有我。”
“还有我。”
……
有一个愿意,后面的人就都愿意了。
叶管事给他们一家一个工作的名额,多了也不行,他们自己家也还要盖房子呢。
周大春事第一个站出来,叶管事就让他当了组长,负责管理这批人,工钱每个月多二百文。
周大春高兴的嘴角都合不拢。
其他人则是羡慕的要死,也后悔的要死,早知道这样就能多二百文一个月,他们也第一个跳出来同意了。
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随后,叶管事以最快的跟他们在衙门签订了协议,也遵守诺言,把宅基地转到他们名下。
这些人大概都不相信叶家会给他们盖房子,所以都统一选择钱,自己盖。
协议签订好,商量好搬家的时间,叶管事这边也痛快地给了钱。。
至于按人头给的安置费,有些人起了歪心思,想从亲戚那边“借”几个孩子过来,这样可以多领一份钱。
可是叶管事早就算到了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早早的就就摸清楚,谁家几口人了。
试图浑水摸鱼的人,叶管事也毫不留情,本来要给他们一家一个工作名额的,直接取消了。
这种不老实的,可不能用。
那两家人悔的肠子都青了。
城南这一片拆迁,每家每户都拿到了远远超过盖新房子的钱,可算是羡慕死其他人了。
尤其是挨着这一片的人,都在想,怎么叶家就不把拆迁面积扩大一点?
这些人全部搬到了叶家给他们暂住的宅子里以后,拆迁工作也开始了。
除了这二十八个人,叶管事还另外从城西找了六十个男人帮忙,确保四个月内房子市场要建成,赶在中秋节前开业。
还找了八个女人,专门给这八十八个工人做饭。
相当于叶家这一下子提供了九十多个工作岗位。
老百姓心里也高兴,有工作意味着有收入,不会饿肚子。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结果没想到这事儿被御史台参了。
说叶家坑老百姓的地,逼得他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燕铭闻言,连忙站出来:“启奏陛下,张御史这话有失偏颇,叶家确实征收了城南的地,但是据微臣所知,叶家也是给那些百姓做了补偿,他们也是自愿……”
燕铭话没说完,张御史又道:“燕大人,他们那是被迫自愿,因为他们不答应不行,而且据老夫所知,你的女儿也从中掺了一脚。”
“你是说本官袒护叶家吗?”
“燕大人心里清楚。”
“放屁!”燕铭爆粗口,“我看你是被人收买了,故意抹黑叶家,抹黑我女儿!那些百姓全都安排在叶家五进五出的大宅子里,哪里无家可归了?他们拿着高于市场价的钱,在城西正兴高采烈的盖新房子你瞎啊,没看见。除了盖房子的钱,他们每个人还有安置费二两银子。”
张御史:“才二两银子安置费,你还好意思说。”
程大郎站出来说道:“张大人,是一个人二两银子!不管是快死的,还是刚出生的,都有。你觉得二两银子少,那你知道二两银子,对于老百姓来说,能买多少东西吗?”
“五斗大米都买不到,一个人一天按半斤算,也只够吃三个月。”
“你以为老百姓跟张大人你一样能多多大米饭吗?他们一家十口,不忙的时候,一天只吃一斤半的陈米或者高粱米,再加一些野菜,农忙的时候,才会一天提高到两斤半左右的主食,二两银子是一家十口四个月的口粮。”
听到这话群臣哗然。
连皇帝都震惊了。
二两银子能吃四个月?
一家十口一天才这么点主食?
大殿上,除了程大郎,没有一个人出身寒门,全都出自世家或者名门,从小锦衣玉食,根本不知道底层老百姓过得什么日子。
“觉得不可思议是吧,你们可以实地去考察一下,可以深入百姓,去了解一下我说的对还是不对。你们知道他们挣这四个月的口粮要多久吗?
外面码头扛货的工人,不管吃住,一天三十文,还要天天不停的干,还要天天有活干,还要天气好,才能挣到三十文,他们挣二两需要两个多月。
酒楼小二一个月五百文,包吃两顿,他们需要四个月才能挣到二两,你们现在还觉得二两银子很少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不再说话。
天武帝:“听你这么说,二两银子似乎是不少。”
程大郎:“回皇上,二两银子确实不少,而且叶家不仅给了安置费,还给每家安排了一个工作,让他们每个月都能挣工钱,一个月保底都有五百文,有了收入,日子过好了,老百姓也不会想着偷鸡摸狗,也会感念陛下的皇恩浩荡。。。”
天武帝:“这跟朕没什么关系?”
“这当然跟您有关系,虽然就业机会是叶家提供的,但是我们都是您的子民,在您的英明领导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哈哈哈。”天武帝被程大郎的话逗的开怀大笑,“成亲以后,你的嘴巴倒是甜了不少。”
“都是我夫人教的好。”
看天武帝笑的这么开心,张御史里知道叶家这次肯定不会有事了。
果然……
“朕对叶家这次要开的商品市场也很感兴趣,建成的时候,记得通知朕一声。”
听到这话,谁还敢再说?
一个个只能闭嘴。
……
新建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
唐筱燕也抓紧时间把对于员工培训手册写出来,给了叶柏和叶晶晶各一份。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初八。
程宏乾和周祁的考试出结果了。
一大早,程宏乾两口子,还有周祁就去了放榜的地方。
又是让人紧张万分的时刻。
“少爷,中了,中了!”周祁的随从兴奋的大叫,“二甲第九名!”
程宏乾当即拱手祝贺:“恭喜周兄。”
“多谢,宏乾兄必定榜上有名。”
周祁话音一落,魏雅婷的丫鬟也兴奋喊:“姑爷中了,中了,三甲第六十六名!”
三甲的成绩其实也还算不错了。
尤其程宏乾还这么年轻,又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农家子,他自小接触的资源就有限。
唐筱燕和程大郎也很快就知道周祁和程宏乾的成绩。
唐筱燕也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六天后就是殿试,殿试结束,也就意味着他们会被安排官职了。
周祁出身好,这次名次也不错,如果殿试表现出色,名次还能往前排一排,他肯定会有个锦绣前程,这不用说的。
程宏乾这个名次比较尴尬,不出意外大概就是个同进士了。
没关系没背景的就都想做官就有点难,不过程大郎会给他运作,至少一个县令是没问题。
程大郎和他私底下谈过,他自己也想外放,目前邻水县缺一个县令,程大郎会让他去邻水县任职。
邻水县离老家也不远,以后也能有个照应。
程宏乾为人不错,不过终究年轻,做一线父母官,估计做起来有点难,容易被下属欺负,离得近,有事儿可以帮忙。
转眼就到了殿试这天。
唐筱燕所料不错,殿试后他的最终名次是三甲第五十九名,赐同进士。
周祁中了探花,赐进士及第。
唐筱燕从未见过状元游街。
带着孩子在茶楼找了个好位置,看着他们骑大马游街。
状元阁榜眼模样板正,不过面积不算小了,一看就是有家室的。
周祁年轻好看,不少姑娘拼命的往他身上投掷荷包,绢花。
“珩珩,你要是将来金榜题名,骑大马游街,收到的荷包绢花肯定更多。”唐筱燕调侃道。
程采意:“好威风呀!哥哥,你什么时候骑大马,到时候一定要带上我。”
姜睿噔噔噔跑过来,对程采意说:“小意妹妹,以后我带你一起骑马,我收到的绢花荷包也全都给你。”
叶晶晶笑道:“要努力读书,中了头三名才有机会威风凛凛的骑马游街,你呀,让你读书你就犯迷糊,还想骑马游街,做梦呢。”
姜睿苦着脸:“啊?不读书不行吗?读书太难了。”
“睿睿还小,姐,你也别把孩子逼太紧了。”唐筱燕知道姜睿今年六岁,可是已经启蒙三年了。
五岁开始,课业相当繁重。真是难为孩子了,大户人家的嫡长子,也真的不容易。
“孩子还小,可别让他有了厌学怕学的心思,慢慢引导。”
叶晶晶:“那怎么引导?我看珩珩又懂事,又聪明,你怎么教的?”
“我可没咋教,这是孩子自觉,骨子里有读书那个天赋,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的,你别拔苗助长。”
随后姐妹俩也没心思看状元探花游街了,交流起育儿经验来。
唐筱燕完全是复刻徐姐姐的育儿思想,因为她两辈子都没生育,她的一些育儿知识,也都是纸上谈兵。
不过叶晶晶听到这些新颖的想法,特信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