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棉花是王巨发动的,前期的做法就是将福建路百姓劝说到岭南,但不是到了岭南就有棉田或粮田,虽然许多地方地广人稀,有的州在户册上只有几千户。

但这些田就象江东圩一样,它们全在水下面,是沼泽,是湖泊,所以必须围堤圈田,一些坡地山地,又要建陂置堰,才能有灌溉的水源,才能耕种。

因此王巨让葛少华以工代赈,让这些百姓,以及广南东路官员发起的民夫,共同劳动,根据劳动,发放前来安置的费用,包括所食用的粮食、种籽、工具、建设房舍的材料,以及一部分耕牛。

然后由内库统一收购,运到北方贩卖。百姓替内库耕作十年后,这些耕地便可以做为他们的永业田了,也就是私人田地。

王安石收回三司,那时青苗法还没有发起。

开始时还是用工代赈方式,发放安置百姓的物资,但王安石做了新的调整,那就是将这些田地定性为官田,这些百姓全部成了佃农,只是成了朝廷的佃农。

为什么这样做呢,那就是防止走私,如果百姓不将棉花交给官府,而是卖给了走私商人,立即撵出这个“官田”。

青苗法兴起后,王安石又下了一个新命令,那就是用工代赈不足者,或者劳动积极性不高者,就扣除其安置的成本,要么返回祖地,继续留下来的,这个费用朝廷还会给,不过是贷款形式,还有一部分春天来的百姓同样是贷款形式,秋后偿还,并且偿还其二分利。

有官员反对,但确实有部分百姓懒散。也出工出力了,但是在磨洋工。

后来还是不能杜止走私,于是王安石连续下了两道命令。凡是除官府的棉田外,余下人等一律不得种植木棉。这是杜绝一些权贵豪强也南下谋利的。

但还是不管用,一些权贵将棉田挂在黎人名上,你有种去禁止黎人种植棉花去!

于是王安石又下了第二道命令,取缔木棉司所有加工作坊,不在广南加工了,而是将籽棉运到中原,另设作坊加工。看你们如何挂黎人名下,人家卖的是不棉花。而是黎布。如果你们也卖黎布,我就当没看到……

或者也运籽棉回去,在内地加工,那么就容易查了,然而还是不管用,一些走私商人得到工艺与脱棉器械后,刻意运到一些偏远的山区,然后雇人加工。

这几年下来,就一直在斗智斗法了。

最奇怪的是一些广南官员,居然支持走私。

原因很多。准确来说,朝廷给的购价还算比较公道,然而局部地区胥吏难免会扣克。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变相剥削,那么百姓所得就不多了。要知道种棉花比种水稻更辛苦,整个生长期都需要细心的照料,包括育苗、施肥、防虫、打茬、采摘,特别是采摘,都是人工完成的,一朵朵棉花从棉桃里摘下来,一亩地有多少棉桃?往往一户人家种上五亩棉花,就会累得不能休息了。再加上胥吏的剥削。百姓过得反而会更苦。

还有普通官员眼中的观念不同。

衣食住行,才开始它是奢侈品。没有人计较,随着普及。它已成了民用品,衣食住行中的衣。

然而因为朝廷置了木棉司,几乎就等于是在专营,导致棉花价格一直高昂不下。

如果一个北方普通人家,打算六口人,想要在冬天不会挨冻,两张床铺,一盖一垫四床棉被,再加上棉衣,以现在的皮棉价格与布料,最少得花费二十多贯才能置办起来。

三等户能勉强置办起,可四等以下户,有几户人家出得起二十多贯现钱?

最后就是役!

其实对于前两者,王巨并没有太在意,在意的就是这个役。

如果朝廷不获利,朝廷也就不会重视,朝廷不重视,广南如何能开发?

就算朝廷放开了,因为产量原因,价格还会很高,不是四等户与五等户全部以购买起的。况且还有高昂的运费,低劣的加工工艺所带来的加工成本。

至少现在不是放开的时候。

想放开,那必须等棉花普及到长江两岸,那最少得要十几年二十几年后了。

现在木棉司不是没有意义,使朝廷渐渐对南方重视,迁移的百姓多了,他们带来了更先进的种植方法,以及生产工艺,能有效地改变岭南落后的状况,最少广南东路许多地区,因为这些迁徙百姓所带来的变化,比原来情况变得好多了。即便未来放开了,那时候棉花工艺大约也成熟了,有了棉布,朝廷就可以象巴蜀那样征税(指巴蜀运粮到中原成本太高,于是宋朝用绢帛替代税赋)。

况且王巨现在想到了海路。

但让王巨看不下去的就是这个役。

原来是差役,现在是募役。但募役钱帛还是来自百姓身上。

而且广南西路与宋朝其他路不同,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能有效管理的,二是半有效管理的,三是无法管理的。

能征税的只有那些开发成熟,有效管理的地区。

因此朝廷只好想办法减少支出,包括差役、官员与驻兵。这又造成了岭南越落后就越落后,并且防御力量也很差。

甚至某些后世砖家说蛮徭不停地造反暴乱,说是宋朝压迫,税务太重,扯他妈的蛋。

敢造反暴乱的都是侬智高之流,试问宋朝向侬智高征过几何税?难道将他们供在头顶上当祖宗,才是好的民族政策!

可能因为征税产生了纠纷,导致了暴乱。那多不是因为征税重,而是这些部族无法无天,你们宋朝敢征我的税啊,俺们造反吧。

即便能管理的地区,税赋也不敢过重,然而确实这里很穷啊。穷了,那怕有一点税赋,也显得重了。能管理的地区。也就是对宋朝忠诚的地区,负担加重了。不能管理的。那无疑是对宋朝桀骜不驯的落后地区,反而没有了负担……

这肯定是畸形的税赋政策。

所以王巨也要想办法,替这些管理地区的百姓宽压。

但木棉司的出现,是恰恰相反。

木棉价格渐渐下跌,不过收入却在稳步增涨,因为量上来了。如今两广棉田面积有一百多万亩,其中三分之一被走私掉了,但还有三分之二归三司所得。

并且朝廷为了防范走私。成了籽棉运输,一是防范了走私,二是棉籽同样用途多多,籽饼可以肥田,实际就是可以卖钱。棉籽油用途也有不少,似乎这种油人不能食,王巨便没有说,但说了它可以点油灯,同时可以保养兵器,能点油灯。那就不会比菜油便宜多少。这又可以卖钱……

然而这样一来,每年运向内陆的棉花重量生生增加了三倍,几乎达到了两亿斤!

想一想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先用车舟运到大船上,再用大船溯江而上,然后装到小船上,灵渠这里还好一点,广南东路那几条江还要重新卸下,用车马翻过五岭,再装上小船运到赣江主流,再装上大船,运到北方。这要动用多少力役?

是募役了,可是募役的钱却是百姓摊派的。

在广南西路那敢摊派得多。那么只强行抓役,给很少的薪酬。

于是有的官员巴不得有人走私。走私得越多,境内百姓负担就越轻。

所以王巨建议,不能这样做,而是将棉花征购后,溯江而下,并且广南水系发达,那么便能用很低的成本运到广州。两亿斤,即便用灵渠最大的船只,不过一千石,得两千艘航次的船,并且还顺着江水慢慢绕,事故不断。况且这个产量还会逐年增加。然而雇海船运输,一百几十艘大型海船就解决问题了。

只要不抽解,虽然运输棉花风险更高,也就是出事后会因为价格高,产生更多的赔偿纠纷,但一石给其三百文运费也足矣了。实际算一下账,还是比从内陆周转更节约了成本,同时也给广南路百姓宽解了压力。

王巨写好后,用火漆封上,派人送向京城。

琼娘说:“官人哪,为什么朝廷那么多聪明人,没有人想到?”

“这倒不能怪朝廷,实际棉花顺着广南诸水溯江而上,再顺着赣水与湘水溯江而下,还有长江之险,事故率不会比从海路运输低。但是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对海洋有着天然的畏惧。”

“确实,海上起风浪时真的怕人,对了,官人,听到你走了后,洛阳江畔有许多百姓赶到泉州城,哭得象泪人一般。”

这是指前年秋潦,加上遇到大潮汛,海水又在倒灌,泉州东北洛阳江整个海滨地区泛滥成灾,救灾如救火,王巨便带着官兵衙役官兵,一起下去救灾。那次灾害有点大,无数人家漂之一空,还有许多灾民困在潦水中。

王巨就带着一群水兵划着船,一个个地救人。

他也不想吃苦啊,可灾情那么大,泉州能抽出来的人手有限,一个个累得不行,他不带头激励士气,以身作则,如何让下面的人振奋起来?其实道理也如同行军作战一个样。

不过他终是官员,虽然身体结实,却耐不了这个苦,救了几天后,活活累趴下了。灾民将他轮流背回去,他昏睡在老百姓背上都不晓得。

王巨骑马先走了,不过这消息是瞒不住的,特别是琼娘带着家中一干仆役与学生们离开泉州时,无数百姓涌到路边,为之送行,洛阳江畔那些得救的百姓,也有许多人赶过来,号淘大哭。

但还不及庆州那边,至今庆州境内还立着许多王巨的生祠,香火旺盛无比。

随后曾孝宽便写了一份奏章,花花轿子大家一起抬,王巨伸出橄榄枝,他同样也要伸出友谊大手,于是在奏章上说了这件事,并且美赞,论内治之功,王巨可以与西汉第一地方良吏黄霸相比。

也不算太过份的说法,有的官员在地方上做得很好,然而到中枢后却不大行了,比如这个黄霸,在地方上做太宗,整做得全天下的太守一起傻眼,不亚于王巨。但黄霸可没有金手指的,那只能说明他确实用了心。然而黄霸到了朝堂,却不是第一流宰相了。到了朝堂,那不仅要用心,而需要更高的智慧,就如同韩信点评刘邦,陛下,你的军事才能只能领十万兵,而臣,则是多多益善。

王巨眼下在地方上,无次用了一次次成绩,证明了他的价值。

不过进入两府后是什么表现,谁也不好判断。

琼娘又说道:“如果不是官人,谁会想到海上。这样也好,船队又可以得到一批收入。”

“琼娘,这个钱,我们不能赚,而是交给其他海客。”

“为何?”琼娘不解地问,别的不说,马上这个兵费就让王巨头痛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提议出自我口,本来朝廷对迁徙了那么多百姓就有了忌惮,他们得知真相,会如何作想?不要胡思乱想了,这仅仅是为了宽民的,而且南北互通有无,也利于南方发展。别的不说,就说南海诸国,临近主航道的那些小国家就比较发达,离主航道远的那些小国家小部族就十分落后,还不及广南西路老山深林里的生蛮百姓。”

“官人,这样很屈……”

“不屈,记好了,无论海外发展成什么地步,根在中原。没有了这个根,什么也不是了。除非海外汉户百姓能繁衍到上千万,几千万户,那才能重立文明。但想到达那一步,得要多少年?”

“妾身也只是说说,而且官人能有这个地位,妾身也满足了。”

“就是,知足才能常乐。”

“就怕朝廷不同意哪。”

“无妨,三司使是沈括,我与他时常有书信往来,况且我说的是实情,对国家有利,他为何不同意?出去走走吧。”

夫妻俩联手走了出去。

琼娘又叹道:“桂州风景真美丽啊。”

桂州就是桂林,风景当然好了。

“那是,要不要以后我有机会,带你去看看张家界、石林、香格里拉,哪里才是人间仙境。”

“它们在哪里,妾身为何未听说过?”

“张家界就在辰州北部的五陵蛮哪里,石林在善阐府落蒙部,香格里拉在善巨郡。”

“什么,什么,”琼娘娇笑道。

这都是哪儿归哪儿,是仙境还是地狱啦,能去吗?去是欣赏风景的还是送死的?况且后面两个名字一听就象是大理那边的名字,跑到大理做什么?

但聪明的琼娘在这里也疏忽了,王巨不仅叫出了风景点,还叫出了它们在大理那一个郡府……(未完待续)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末日基地:在废墟中打造科技王国全球末日:我觉醒双眼神威!丧尸爆发,而我有一辆大卡车碎匙I擒龙缚虎记末世绿潮:开局先囤亿万物资向阳之太空机器人民国大帅军阀从奉天土匪开始末日天灾:我自杀戮中崛起末世:北部安全区重生:我的基因竟可以跨物种繁育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从红月开始末世避难所,我有无限物资起猛了,外面怎么有丧尸?闯进太阳系的阿波斯我被改造成为精灵公主重生之不成才的我末日,救女心切却被美女总裁缠上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考编失败,带着小院去异世末世系统,开店后负债50000我在末日中艰难生存别人末世里挣扎,我一路充钱赏花宿宿我啊,靠生子系统好孕独宠捏提前预知末日,物资囤的有点多末世囤货300亿萌宠争着契约我末世从核污排海开始恐怖短信末世:我清空了樱花国物资末日!腥红彼岸星际领主:召个魅魔当秘书官没异能怎么了,她照样能掀翻基地重生星际开机甲,双修天才就是我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位面之狩猎万界奇葩剪辑:罗杰看到艾斯被处刑!用RD卡玩游戏王末世:开局空间异能重生末世吸血鬼的崛起之路圣母是如何炼成的血月末世,安全屋无限升级末世:我被宠物们带飞了!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基因的悲歌重生之天灾救赎末世后多子多福,我是丧尸母体!末世:建立红警基地,囤物资百万舰长!起床干饭了!虫染
爱读书屋搜藏榜:我先抽个卡全球冰封:躲在安全屋里收女神萌学园:我可是散仙论在神营二三事灵器复苏无限刀神让你重生,没让你成人工智能现实边缘灵异复苏:我只是个写书的末世之开局就无敌诸天最强金身从吞噬开始的完美人生诸天万界证道行维度创世神超级机器人分身快穿之白月光她成了绿茶虚空体力爆满的刀主硅体星穹铁道:我家开拓者被拐走了异秘事件调查局无限末世:每次签到超级外挂!快穿小撩精:病娇大佬他又黑化了诡域天图无限真武新月之咒快穿:男主大人求放过人间乐土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星际大佬又在疯狂打脸鬼妻来了开局获得出租车系统快穿之反派他是偏执狂说好手工直播,你造机甲?末世,我有一座天空之城兵书世界未来,梦与现实从废土开始的星际执政官天醒战纪:开局献祭吾命战域时代:开局觉醒神级天赋位面兑换系统娱乐之传奇天王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鲜血神座最强寰宇主神重回末日:娇气包的团宠生涯别吃那个鬼从这瓜保熟开始机战无限内快穿小撩精:宿主今天也不乖巨星人生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末日双生花的胜利之路庇护所求生:在山上的我变身鱼人警告!禁止S级觊觎顶级貌美向导外来异星我带着地铁装备穿到末世了血月下,废土生机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强庇护帝国!星际种田,大小姐靠炼药逆袭星空的奇异之旅极寒末世开局囤积一个港口快穿好孕:绝嗣反派掐腰吻娇娇穿到平行时空除异怪末日游戏崛起人在月球助华夏,发现女娲在逃难重生,带着妹妹闯末世曙光消逝:黑暗纪元的科技沦陷战火燃星宇系统降临!助我战虫族末世:她靠作死带飞全场996社畜末日逃生日记星夜逆途都末日了,我打个小广告怎么了?外星来客与地球火锅平行时光穿末世文中,成为男主心尖宠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重回天灾,抱着空间当囤囤鼠星辰的启程星陨纪元:地球重启计划星际都市追梦谁说病娇不好啊,这病娇太棒了末日求生:我随身带着电饭锅极寒末日,我无限空间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废土曙光:林羽的救赎征程让你预测天灾,你全抓了?末世:从触碰妹妹的脚开始灵能末世:废墟上的超维觉醒机械洪潮:末日觉醒求个财而已,你竟搬空末世金库!末世重生之带空间在末世躺赢嘘!她在囤货等末世重回天灾游戏降临前重生回到末世一年前,我只想种田末世:空间加复制,我不狂谁狂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西幻:我成了神秘生物末日:丧尸狂潮星辰大道丧尸吃人,我吃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