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定国从没有见到张献忠如此模样,他连忙安慰道:“父皇放心,我军尚有数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和唐军决一死战。”

张献忠却没有这个信心:“数十万大军,数十万大军连一个小小的丰城都攻不下,又如何迎战如此强敌。”

李定国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没有迎战,张献忠就失去了信心,这如何是好:“父皇,我军毕竟经营江西数年之久,虽然不是固若金汤,却也不是外人轻易可以下,还请父皇振作起来,就一定能够战败唐军。”

张献忠纳纳自语:“振作起来,对,朕应当振作起来。”

他大声叫道:“来人。”

几名亲兵应声进入:“万岁有何事吩咐?”

“朕要议事,将徐军师,潘军师,还要朕的几个皇儿都传来,嗯,张文江,李世荣他们也叫来吧。”

“是。”几个亲兵马上退出了营帐,不一会儿,从中军行营奔出了一匹又一匹的快马,赶赴其他各门。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下来,各营的主将听到皇帝叫自己议事,不敢怠慢,带着自己的亲兵,摸黑向中军大营赶去,一个个心头都疑惑不已,皇上不是刚刚叫自己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进攻吗,怎么又叫自己连夜赶去议事。

看到陆续进入的各个大将,张献忠已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挺直的坐在营帐中央,缓缓地将唐军已大举过江的情报说了出来。

营中嗡的一下炸响。大昌军地将领一个个都脸色苍白起来,他们想到的都是小小的丰城已如此难啃,若是唐军大举来攻。大昌军如何能应付,一时间众将心里各自转着不同地心思。

孙可望却是忌妒地望着李定国,他是东营地主将。自然来的最快。见到李定国已经先在张献忠营中。已是不舒服,听到张献忠说出如此重要的事,他还以为张献忠早知道情况后,先传了李定国协商,才再找他们。

看着手下众将惊惶失措的样子,张献忠不禁大怒。浑没有想到他自己听到唐军大举过江时惊慌的样子,猛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看你们象什么样子,怎么。一个个都吓傻了,亏你们一个个都是将军。”

张献忠的大喝,让众将吓了一大跳,都放下了心中地小算盘,将胸膛挺直了起来,张献忠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晚,张献忠和他的部下商量到了大半夜才散去,第二天一大早,丰城的唐军严阵以待,李双喜带着亲兵早早地上了墙城,等候大昌军再次发起的进攻。

李双喜却越等越觉得不对劲,数里外的大昌军营帐人声鼎沸,早已起身,却没有一点向丰城进攻的意思,李双喜举行了手中的望远镜,观察了半天,得出了一个他不敢相信的结论,大昌军在撤营。

他对身边跟着的狼无血道:“你帮我看看,大昌军是不是要走?”

狼无血一声不吭的接过李双喜手上的望远镜,只望了数眼就得出了结论:“没错,大人,他们正在撤营。”

旁边的谷英叫了起来:“难道张献忠被我们一把火吓怕了。”

李双喜摇了摇头,张献忠当然不会怕唐军的一把大火,他猜也猜得到,城中能有多少油料,若不是到了关键时刻,守城的一方怎么会浪费油料来使用火攻,通常到了这个时候,城中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狼无血道:“我猜是皇上的大军到了,张献忠才不得不撤兵。”

听到此话的唐军士兵都大喜过望,狼无血少言寡语,但每言必中,当初被张献忠围城时,唐军上下都是信心十足,认为张献忠是自找死路,守上三五天,皇帝的大军恐怕就会赶到,那时大昌军在坚城下耗尽了锐气,皇帝的大军一冲,大昌军就有可能成为历史。

哪知他们会守得如此艰苦,一个多月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大军,若不是坚信皇帝的大军马上就会到,他们恐怕都没有信心守下去,此时听到有可能是皇帝的兵马到了,恰似久旱逢甘霖,如何不喜。

布里昨晚早早睡下,现在重又精神抖擞:“总督大人,趁他们撤退,末将再领兵冲杀一阵。”

李双喜沉吟了一下,拒绝了这个诱人的建议:“眼下情况不明,还是看看再说。”

大昌军三十万大军,也不是说退就退,尤其是为了攻城,大昌军在城下屯积了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要运送走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们当然不甘心留给唐军,一把火烧掉又实在舍不得,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大昌军境内的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若是烧掉,他们自己只能喝西北风。

大昌军用了三天时间,才将物质全部运走,人马也撤了个干净,谷英,布里等人几次请战被都李双喜压了下去,大昌军退得如此镇定,皇帝的大军即使来援也肯定还没有到附近,兵力大昌军绝对占扰,张献忠也是身经百战,一个不好,追击的唐军就要落入大昌军的陷井中。

外围的马世耀,贺人龙两人见大昌军解围,也是吃惊非常,他们与李鸿基的大军相隔并不太远,只是中间隔着张献忠,道路不通,通信不畅,并不知皇帝已率军渡江,不过,看过张献忠的大军离去,他们也不敢率军阻拦,而是趁机进了丰城,与李双喜汇合在一起。

马世耀,贺人龙两人的伤亡反而比李双喜更加惨重,他们有通畅的补给线,不用担心弹药不足,可是他们为了解救城中的李双喜,只能硬攻张献忠防守坚固的大营,比起李双喜的守城来,自然吃亏不少。

汇合之后。李双喜地炮弹,手雷得到了补给,唐军实力大增。战斗人员有近二万五千余人,马世耀,贺人龙都跃跃于试。想吃掉张献忠的尾巴。

李双喜见张献忠已兵马尽撤。虽然还没有得到李鸿基大军的消息。已经不怕张献忠耍诈,遂点头应诺,他在城中只留下五千人,亲自带着二万人追去。

只追了三十余里,已经看见了张献忠地断后人马,此时的大昌军完全可以用丧家之犬来形容。张献忠撤兵的顺序不依常规,他让物质先走,把精锐部队放在中间,后面全是老弱病残。士兵在丰城下已苦战了一个多月,伤亡无数,却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撤兵,士气早已大丧。

见唐军追来,许多人丢下武器就走,后队乱成了一片,断后地将军却知道了大昌军为什么撤军地愿因,更是没有胆量抵抗,拨马就带前逃去。

贺人龙追在最前面,他见大昌军连抵抗地意识也没有,不由大喜过望,一马当先,率军冲进张献忠的后队中,大砍大杀起来,大昌军不是徒劳无功的逃跑,就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投降。

李双喜大吃一惊,历来部队撤退都会留精锐部队断后,以防敌军追击,那会留如此脓包的队伍,他还怕是张献忠的诱敌之计,止住本部的人马,只看着贺人龙、马世耀和布里等人对大昌军追杀。

大昌军地后队十余万人,整个队伍长达二十里,被马,贺,布里三人的骑兵轻轻松松的从头杀到尾,一路上伏尸累累,血流成河。

李双喜越看越不象是陷井,看到倒在地上的大昌军多是老人和小孩时,心中不忍起来,传令马世耀等人停止杀戳,唐军才开始喝令大昌军地士兵投降。

大昌军的士兵其实早有投降之心,无奈唐军不分青红皂白,一路只管冲杀,无论降与不降,唐军都毫无怜悯之心,只得四散奔逃,此时听到唐军投降不杀的声音,刹时如闻仙乐,路上,沟里,草众中,跪满了大昌军的士兵。

布里等人正杀的痛快,他们完全找到了昔日进入中原内地抢劫时,汉人如绵羊般铺伏在他们马蹄下的感觉,被李双喜叫停,每个人都如同到了**被人强行制止般难受,布里更是愤愤不平,他拨转马头来到李双喜面前:“总督大人,未将正杀的过瘾,为何叫停。”

李双喜指着那些跪地的老人,小孩道:“他们都是老弱,根本不是士兵,既然一喝就会投降,又何必多作杀伤。”

布里不以为然,撇了撇嘴:“总督大人心肠太好了,这些人老的已经无用,小的已快要长成,他们和我军作战多日,焉知没有亲人死在我们手里,留着他们徒耗粮草,还要落下仇恨,不如杀了痛快。”

布里身后的蒙古战士都笑了起来,“是啊,杀了痛快……”“汉人就是心软。”“那是什么妇人之仁吧。”

听到身后的战士都赞同自己的话,布里信心满满,更是大笑起来。

当年成吉思汗剿灭他的仇敌后,凡高过车轮的男子一律杀无赦,除了成吉思汗本身残暴外,也有他的道理,高过车轮的男子基本上已经记事,两族的仇恨不是那么容易消除,只有杀了才一了百了,而不懂事的小孩却可以留下来抚养,成为自己的族人,蒙古人就是靠这种方法,才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壮大起来。

后来的蒙古人在部族中仇杀中也几乎奉行成吉思汗的这一策略,把强壮的人留下来当奴隶,其他懂事的人全部杀光,不懂事的孩子留下来养大,以后再为自己杀人,在布里看来,眼前的这些人显然没有一个符合留下来的标准。

李双喜听到这些蒙古人的哄笑,脸色铁青,正要开口,李双喜身边已传出了一个声音:“放肆,总督大人如何行事,还要你来教训不成。”

狼无血见布里和李双喜说话还坐在高高的马背上,手中滴血的长刀甚至没有收起来,又敢出言讥笑汉人,太过无礼,不由大声对布里喝斥。

布里这些天来屡屡出战,自认为功大,当初投降唐军时的惶恐全然不见,反而对其他唐军轻视起来,才会如此无理,听到狼无血的喝斥,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汉人的手下,眼前的这个人是唐军的总督,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他和他的族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连忙惶恐的下马,跪了下来:“末将无理,请总督大人恕罪。

李双喜望着跪在地下的布里,不由想起皇帝以前的交待,蒙古人是好用,但终究是狼,狼性难改,在没有训成狗之前主人都要时时留心,否则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遭到反咬,要时时敲打才行。

当时大部分唐军将领都深以为然,因此招进队伍中的蒙古人都不会太多,除非肯和汉人融在一起的蒙古人,否则单独组队的蒙古人都是使用冷兵器,固然有蒙古人习惯弓箭的原故,也未尝不是唐军对蒙古人防备之意。

布里这些年一直跟着自己,都差点忘了他是狼了,现在布里刚刚打了几次仗,狼性就了露出来,李双喜从马背下取下了马鞭,恨恨的抽向布里,连忙打了十余鞭才停了下来,布里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李双喜抽完,布里背上已是血迹斑斑,衣服破损:“记住,这里是中原,不是草原,就是草原,现在行的也是中原的规矩,他们投降了,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没有杀自己子民的道理,以后草原上的什么臭规矩,你提也不要再提。”

布里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见李双喜说完,才松了一口气:“是,总督大人。”

李双喜这才向布里身后的蒙古战士看去,刚才李双喜鞭打布里时,出言附和布里的蒙古人都闭上了嘴,看着布里被鞭打,有人眼中已闪过怒火,布里是他们的族长,鞭打布里等于让他们全族都颜面无光,不过,想到唐军的强势,没有个人敢妄动,见到李双喜的眼光望过来,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见他们服软,李双喜才没有打算追究,训斥却免不了:“记着,你们现在拿的是大唐的军饷,捧的是大唐的饭碗,事事都要按大唐的规矩办理,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总督大人。”李双喜如此说,这些蒙古人反而舒服起来,拿了人家的钱财,自然要听人家的令,到哪里都是这个道理,应此回答的格外大声。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