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躺在寝宫中,几天不理朝,这事把他气的够呛,但几天过后,又不安起来,他毕竟还是一个想做事的皇帝,忙让悦妃把这几天的奏章拿给他看。

悦妃叫柳眉儿,本是一个普通的小宫女,有一天,崇祯批阅奏章心烦,想到后花园走动,突然听一阵女子的嘻闹声,崇祯大为好奇,向身边的太监李顺成询问道:"什么人敢在联的后花园嘻闹."

李顺成大惊,宫中是最讲规矩的地方,若是惹恼了皇上,所有人都没有好果子吃,连忙跪下回道:“皇上,她们都是刚刚进宫的秀女,还不懂宫中规矩,奴才这就去把她们轰走。”

崇祯叹道:“如今国事多艰,宫中还进什么秀女,把她们都打发走吧,让她们回家。”

李顺成迟疑着不敢起身,崇祯不悦地道:“怎么,没听到朕的话,还不滚下去办。”

李顺成咚咚的磕了数个响头:“回凛万岁,不是奴才不愿办,实在这事没法办,这宫中秀女是每年的惯例,这些女子都是小户人家出身,每家已收了朝庭给的五十两银钱,如今有些已寻不到人家,有些有人家的也都不愿回去。”

崇祯“哦。”了一声:“那带朕过去看看。”

这一群小宫女都是刚进宫不满一个月,以前在家中很多人都是贫无立锥之地,陡然进了宫里,自然样样新奇,尽管有嬷嬷教导时不敢无理,但嬷嬷一离开,少女的天性又流露出来,一起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正在这时响起了一个大监声音:“皇上驾到。”所有人都吓蒙了,跪在地上一个个都胆战心惊。

崇祯和言悦色地问道:“朕想放你们回家,你们可愿意?”

这些女孩大的不过十五六岁,小的才十二三岁,一时无人敢回话,只有一个人回道:“回万岁爷的话,奴婢不愿回去。”

崇祯寻声望去,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宫女在说话,长得眉清目秀,双眼大大的,抬着头看着自己,好象一点也不畏惧,双目中闪着好奇的神色,崇祯惊讶的问道:“为什么不愿回去,和家人团聚难道不好吗。”

那小宫女道:“万岁,小女子家中贫寒,已被父兄卖给宫里,若是回去,过不了多久,说不定又会被父兄卖了,所有都不愿意回去。”其她少女也一阵心酸,见有人带头,胆子都大了起来,纷纷表示不愿回去,这些女人都是出身于平民之家,许多人在家中都挨饿受穷,到了宫中至少衣食无忧,她们此时哪能体会到日后在宫中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处,在她们心中,挨饿恐怕才是最痛苦的事情,自然一个个都不愿回去.

崇祯听了一阵难过,哽咽道:“是朕没有治理好天下,才让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

那名宫女大胆地说:“回万岁,这不是您的错,皇上继位以来,宵衣肝食,日夜操劳,只是近些年天灾不断,又有贪官横行,才让百姓困苦,国事日坏,皇上只要励精图治,找到有用的人才,终能把大明中兴。”

崇祯听得一阵暖意,没想到一个小宫女能这么理解自己,不由问道:“你真是这么看待朕?”

那名宫女回道:“这是奴婢的心里话,反正奴婢认为皇上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皇上,奴婢也听人说过,以前的皇帝都没有皇上勤政,才能皇上接手时基业已坏,奴婢相信,日后大明的江山会在皇上手中重新稳固。”

崇祯心情大慰,自已多年的辛苦总算有人肯定,而且这还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当夜,崇祯就让这名宫女伴寝,一连数天,都让她留宿,几个月后,就封她为悦妃,悦妃一直能体察他的心意,崇祯有什么烦恼也愿意跟她诉说.

悦妃很快来了,她到乾清宫捧回许多奏章,崇祯一一翻看着,这些奏章有卢象升重新练兵二万重挫张献忠的捷报,有江南稻谷丰收的喜讯,还有好几处地方出现祥瑞。

崇祯将这些奏章拔到了地上,对悦妃道:“这些奏章都是你拿来的吗?”

柳眉儿低着头道:“是李公公拣出来的。”

“你去把李顺成拣剩的给朕拿过来。”

“是。”柳眉儿顺成的退了下去,又把剩的奏章拿回来,崇祯翻看着,心里火气腾腾往上冒,他勉强止住,在卢象升要求加兵饷二十万两的奏章上批上照准,又在几个报旱灾的地方批上:着地方官善加抚恤,不可激起民变。再看下一章时,忍不住掀翻桌子,口里狠狠骂道:“混帐,混帐,一群混帐!”

悦妃大吃一惊,捡起这个奏章一看,是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折子,弹劾各个总兵骄横不法的奏章,上面写道:“后金来到,只抢金银,田禾虽损,还未全毁,援兵来后,刈禾牧马,民甚苦之……”

悦妃望着崇祯的背影,一时之间只觉无比萧瑟,直想把他抱在自己怀里,好好安慰他,但宫中的规矩却不允许她这么做,她已不是刚进宫时的那个小女孩,只能安慰道:“皇上不必如此忧心,大臣们不尽职,皇上可以慢慢撤换,我大明亿万臣民,总有能辅助皇上的英才,只是皇上还没遇到罢了。”

崇祯稍感安慰,他一直认为,大明的国事败坏,都是大臣不实心办事,若能找到能干的臣子,国事自然会转好,他对自己的识人之明还是很有信心,勉强笑道:“爱妃所说正是,朕总能找到能干的臣子,想当年,朕不就在众多的女子中找到了爱妃吗。”

等到后金退去,崇祯心里稍觉安慰,又听到闯军进入了草原,正在和满盟联军作战,把阁臣们都找来商议,朝庭应采取何种策略。

温体仁向崇祯贺道:“皇上大喜,两贼都是朝庭之患,现在他们打了起来,无论谁胜谁败,实力都要削弱,此仍皇上鸿福,臣以前认为闯贼才是大患,要先除闯贼,臣愚顿,远没有皇上想的高明,若非当初皇上要陈奇榆调兵北上,闯贼怎会出关?”

崇祯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得意,当初若不是先调兵挡满人,闯军肯定会全力对付朝庭,哪象现在一样,两贼相争,朝庭可享渔人之利。

崇祯问道:“诸位爱卿,以前将领对东虏畏缩不前,现在闯贼对满人尚且无惧,肯出关作战,朝庭大军是不是应该出关夹击鞑子,把东虏一举铲除。”

温体仁道:“皇上,万万不可,此时趁闯贼主力在关外,朝庭应派出大军一举收复山西,陕西被贼占据之地才是。”

王应熊却反对:“温大人此举不妥,东虏兵强,若闯贼闻后路被攻,恐怕不战自乱,闯贼未叛之前予是我朝良将,哪有帮东虏之理,朝庭现大可两不相帮,等其分出胜负再决定不迟。”

温体仁道:“王大人糊涂啊,东虏虽强,但不足以动摇我朝根本,闯贼公然反叛朝庭,占据数省,若不趁此良机铲除,恐怕后患无穷啊。”

崇祯却同意王应熊的观点,不悦地对温体仁道:“我观李自成对朝庭尚有几分忠心,此番东虏来侵,不但主动向朝庭求和,还愿派兵攻击东虏后路,他抓到的几个番王,更是一个不杀,全部放回,若朝庭能招降于他,岂不少一敌手,多一强兵。”

温体仁没想到崇祯有此想法,李鸿基占了一省多地,杀了无数朝庭官员,皇上还想招降他,温体仁心知皇帝的想法必遭群臣反对,就是李自成没有杀害朝庭官员,群臣也不会允许招降李自成,李自成在境内对商业征税远高于朝庭,他还把壕强的田分给了贫农,就这两条,群臣也不可能支持招降他,加个两省出身官员多数老家被抄,更是会群起反对。

温体仁“咚,咚。”的磕了几个响头,道:“皇上,闯贼虽然不象其它贼寇一样烧杀抢掠,唯其如此,才更加可怕,其它贼寇造反只是为了吃饱饭,闯贼在境内笼络民心,所图才大,此时他已成了一省多地的土皇帝,就算他对朝庭还有几分忠心,也经不住权力的诱惑,不会真心向朝庭投降。”

崇祯大失所望,但还是说道:“朕观李自成也不象野心勃勃之辈,温爱卿所虑也有道理,那就两不相帮,若此战过后,李贼留得命在,其野心也会减小,到时再招降也不迟。”

温体仁想了想,也想到李自成和满人对上多半要败,此时倒也不宜进攻闯军,否则白白便宜东虏,回道:“皇上英明,若闯贼败了,必定人心涣散,若不投降,朝庭再灭也是易事,此时还是一动不如一静好。”

崇祯满脸笑容,总算有了一件开心的事,他马上下诏,让陈奇榆紧守边关,打探两军交战的消息,一有战况,立马向朝庭呈送。

陈奇榆接到旨意,不敢怠慢,马上派出探子,进入草原,好在边关也有蒙人投效,探子进入草原倒是没有问题,但两军交战还没分出结果来,要打探消息却并不容易。

双方交战的结果一传来,陈奇榆都吓了一大跳,满人被闯军四处追杀,他派出的探子也被闯军抓去了好几个,陈奇榆初次接到消息还不敢确认,探子再三回报,陈奇榆才有把握,用八百里加急飞快向朝庭传送。

等到闯军将消息公开时,闯军境内一片欢腾,这次闯军的用胜利太大了,全歼满蒙联军五万余人,俘虏二万余人,满人的王公亲贵死伤无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大儿子,又是皇太极的亲哥哥,还是后金中四大辅政贝勒唯一在职之人,代善多次侵入过明境,死在他手下的大明军民至少也有数十万,可以说血债累累。

朝庭各边关军民都将信将疑,等到证实了消息时也欣喜若狂,尤其是深受满人其害的辽人,更是对闯军暗暗感激,崇祯已接到陈奇榆的奏章,虽然陈奇榆不知两军实际的损失,但满人大败无疑却是实情。

崇祯接此消息也不知是喜是忧,呆呆的说不出话来。东虏已不足虑,但出了个更利害的闯军,想起温体仁的话,闯贼有大志,刚接到满人大败时的欣喜已完全不见,只剩下深深的忧虑。

闯军携着战利品,浩浩荡荡向西安返回,一路上经过榆林,绶德,延安,受到热烈的欢迎,汉人从未如此扬眉吐气,王长顺的宣传队趁机展开宣传,让大家去草原开荒种地,还真有不少地少人多的家庭愿意过去。

一路上,闯军为了宣扬此次大建,李鸿基接受了宋献策的提议,把一些满人重要人物的头颅割下,用特殊方法保存完好在各地来回巡阅,代善,德格类,萨哈廉等人威名显箸,在大明边境可止小儿夜泣,民众纷纷观看,对闯军信心倍增。

崇祯把自己的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再次找来,众人本拟定等闯军战败,朝庭再行招降,事情却出突意料,闯军竟然大胜而还,崇祯想到以后朝庭要面对比满人更强扞的叛军便不寒而怵,朝庭大军对后金尚且退缩不前,对上击败后金的闯军更是可想而知。

尤其此次闯军大胜后,各地都在热烈哄传,还有人说大明的气数已尽,李自成才是上天派下来救世主,宋献策的那句“十八孩儿主神器。”更是传的妇孺皆知,众人生怕崇祯震怒,不敢上报。

闯军和满人大战的各个版本更是在各个地方被说书的艺人到处传送,许多人虽然听到各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但却乐此不疲,在这到处是天灾**的时代,各种坏消息已让大明的百姓听的麻木了,猛然间听到为祸朝庭多年的东虏死伤惨重,犹如一股兴奋剂,虽然击败东虏的是朝庭的叛军,听起来有点尴尬,但到底是汉人的大胜,丝毫不减人们的兴趣。

崇祯也后悔当初没有听温体仁的劝告,趁闯军出关与后金作战时攻击闯军的地盘,现在一切都已太晚,虽然闯军还未返回,但消息已传开,闯军正是士气高昂之极,此时进攻只会遭到闯军强烈反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