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颔首:“正是如此。”
江氏亦是有注意到这一点,感慨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家,才会有如此雅致又不古板的礼数,倒是与咱们李家相合。”
这番话得到老夫人和李家主的赞同。
李家主:“他们还未用膳,估计会练武之后再去用膳,我得去瞧瞧,咱们家这小子武学上的长进。”
随即他又想起江璃说起李济安的武学,不是说长进,而是说努力的成果。
话语上如此体贴的年轻人,如今还真是少见,大多都是各有各的锋芒。
李济安领着江璃走向前院的空地上,他们李家是书香世家,并未设置演武场,甚至大多武学上并不高。
他们一过来相对而站,许多侍从就忍不住停步看过来,很快就不知不觉的聚集不少人。
李济安原本以为自己会很慌张,谁知他看着对面的人,便更加紧张了,没有什么比江璃所带来的压力大。
今日有个好天气,这片空地被午后的阳光照得很是敞亮,他努力想要从江璃身上找出破绽,而她只是站在那里,什么也动作也没有。
好像有无数的缺漏可以攻击,然而她也会有千变万化的反应,没有任何姿势,反而不会限制她自身的行动路线。
李济安放弃找寻机会,提起刚拿来的砍柴刀,毫不犹豫就冲向她。
刚从大门进来的李济善看到这一幕,只觉得是小孩子的菜鸡互啄,有点惨不忍睹。
然而下一瞬他就看到自家弟弟在面对小姑娘反击的迅捷反应,而他们交手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他们的身法,有时候还在空地上,下一瞬出现的地方已经转移到了廊下。
最后他们甚至没有看清楚江璃是如何动作,李济安就腾空而起往后飞去,他手中的柴刀已经不见了,狼狈却又稳定的在半空中翻转,单手、单膝落地。
柴刀则是在江璃的手中反转一圈,她走向李济安,“绕墙跑三十圈。”
李济善不是很理解什么叫做绕墙跑,等李济安借力跃上墙头,踩着墙头开始小跑起来。
“快一些!”江璃铿锵有力的呵斥自下面传来,此刻的她就像是个冷面阎王。
李济安明显不敢继续试探,开始加速。
她并未就去休息,而是盯着情况,李济安要是不小心掉下来,她就在一旁冷酷的开口:“一次!”
李济善不知道自己在原地站了多久,反正他是没有发出分毫的声音,一直从头看到尾,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聚集了下学回来的李家子弟,纷纷瞧着跑完之后的李济安,又背着两块石头,开始在场上跑。
一直等到结束,他们发现李济安腿都软了,偏江璃没有让停,他就不敢停。
江璃眼见差不多,才嘱咐李济安的侍从:“过去扶着他慢走两圈。”
紧接着她抬手,宛若无物般的取下李济安负重的两块石头,轻轻的放在地上,以免砸坏地面。
李济安宛若死狗般的溜达两圈,然后才得以坐在一旁歇息,侍从奉上江璃先前调配的功能饮料,他颤抖的捧着喝,才终于好上许多。
强度又增加了!
李济善走到石头旁边,用脚背靠了靠,发现用力也没法子挪动,随后又蹲下来去抬。
李济安不得不有气无力的开口:“二哥小心些,砸了脚可不大好。”
他大哥和伯父在朝中为官,所以并不在永熙,而二哥只比他大三岁,如今还在为科举而努力,李家有举荐入仕的权利,但是李家人从来不曾使用过。
对于书香世家而言,若是科举都过不了,那才是丢人现眼。
正是这种科举必走的行为,反而让李家在寒门士子之中很有一番名气,尤其是后续公布考卷内容,他们喜欢与李家考员对比。
然而越是对比,越是敬佩,便是出现那么一两个李家能力不足的人,他们也不会因此踩上一脚,因为勇于考试已经与许多人不同。
一个家庭,往往大哥靠谱又稳重,二哥要么是逗比,要么是个笑面虎,很显然从行为上就能瞧得出来,李济善是个逗比。
原本傻帽老小的李济安,如今反而成熟可靠起来了。
李济善石头是捞起来了,但是放下来因为不够小心,砸坏了铺地。
“我也要来!”
“我也……”
继李济善的行为之后,好几个李家的年轻人都一一上手,最后不得不感叹,这小姑娘还是很有一手的。
除了下学的那些旁支子弟之外,江璃还从中看到李济安的父亲混迹其中,以及李济安大伯家兄长,总之……李家人丁兴旺,李济安同辈很多,也有几个小豆丁,不过据说有一个是李济安大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