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叙事角度来说,西游记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事。
而格列佛游记则是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叙事,这种叙事角度上的差异,实际上也是铸就这两部小说不同的讽刺艺术品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主观叙述和客观途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是叙事模式构成的三要素。
因为采用第一人称的小说虽限制了叙述者的视角,但更利于主观叙述,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
比如格列佛游记虽情节上离奇,但读者仍能获得一种现实真实感,这与第一人称的运用有很大关系。78中文最快 手机端:
第三人称叙事可以是全知也可以是限知,但一般忌讳作者的直接介人。
第三人称叙事者主要不是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而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
因为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第三人称叙事总比第一人称叙事便于较为客观地审视人物,理解人物。
像是西游记主人公孙悟空是作者大力歌颂的正面人物,孙悟空的形象是在不断地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完善的。
他的成长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石猴出世始,到大闹天空,被压五指山下止,这个阶段相当于孙悟空人格成长的童年阶段。
而在第二个阶段,作者从另一个角度着重写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如何降妖伏怪,逐渐展示孙悟空的性格,突出他的智慧。
以前只是折腾造反,现在是在斗争中讲究策略方法,如在狮驼洞变成小虫钻入狮魔王的肚子里将其制服。
像是在和金角,银角战斗中,变换着手法把紫金葫芦,净瓶骗到手,可见孙悟空越来越机灵,斗争的策略也越来越成熟。
而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不仅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评论者。
作品的反讽意蕴是借格列佛之口表达的,由于小说的讽喻性,主人公的性质也就和一般写实小说不同。
因为格列佛虽然是一个旅行者和叙述者的形象,但并不是一个性格独立自足的人物。
在文中,主人公只起到游客,向导的作用,其思想成长并不是主题。
他只是属于讽喻性情节中那种典型的天真的叙述者不谙世事,头脑单纯,他承担的任务主要是产生反讽效果。
他扮演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贬式佯装和夸耀式佯装的角色,在整个大的反讽语境中,叙述者不仅仅是反讽的工具,他自己往往也难免成为反讽的对象。
其次,从小说体裁来看,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一个现代神话,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
作品始终坚持真与幻相统一的艺术,如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了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但小说在整体上是“幻“与“真“相结合的,这种结合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很好地做到了物性,人性与神性的统一,使得作品中的神魔形象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受。
要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实则是现实社会的投影。
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拿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
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
至于格列佛游记则是一部奇幻小说,虚构了一个个神奇的完整世界。
这些世界显得无比真实,拥有教科书般详尽悠久的历史,地理和文明。
每一种生灵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语言,在这些虚构的世界里,你甚至可以对他们进行严谨的考证。
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
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读者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
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
小人国里的小人是格列佛的十二分之一,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
格列佛的一块区区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皇宫当地毯,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
在描述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
这样,就使人物及整个画面,场景真实,和谐,统一。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人们可能产生一种感觉,仿佛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历史遗忘而已。
综上所述,尽管创作的国度和年代都不相同,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不同,对社会的着眼点也存在异同,但格列佛游记与西游记两部作品皆是婉而多讽,戚而能谐,其构思虚中有实,描摹幻中有真,寓讽刺于叙述,想象中,将奔放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和象征,影射,夸张,反语等多种手法相结合。
也由此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画卷,从而于讽刺中表达真情实感,抒发作者的理想。
就像前面说的,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它取材于唐、宋以来就在民间大受欢迎的唐三藏带领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主要描写了唐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它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韵味,西游记既不是史前的原始神话,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抒写,而是在神奇魔幻的故事之中蕴涵着的那种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深层主旨,应该说是在神幻、诙谐之中渗透着被明代文学思潮所冲击和改造过的心学哲理。78中文更新最快 电脑端:
西游记也恰恰十分明晰地宣传了这种与佛家明心见性、道家修心炼性相融合的心学。
而和它齐名的封神演义的话,现存最早刊本是明金阊舒载阳刊本,该本二十卷一百回。
它是对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二书的世代累积、不断演进和继承创新的过程,明代前中期的词话本阶段是这一过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的主要编者是“说词人”。
万历年间的早期刊本阶段是这一过程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编者为许仲琳;天启、崇祯年间的舒载阳刊本阶段为第三阶段,李云翔是该本的修订和评点者。
封神演义全书以商周两个朝代更替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事实为背景,写上天的神仙受指引分成了支持武王的阐教和支持纣王的截教这两个派别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双方祭出宝物比拼较量,经过多番斗智斗勇的激烈竞争后,纣王战败自焚,姜子牙建立封神榜将参战双方封神。
可以说封神演义在主题上也有强烈的佛道融合思想,譬如虽阐截两教属于不同教派,但在封神榜上都有名,各司其职,杂糅在一起。
宗教术语也出现杂糅,西方教主可以口出满口道气的言辞;很多原本出自佛家的神仙被改写成道家中人等。
因此,可以看出,不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着浓厚的“佛道融合”的意味。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这两部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主题融合倾向,其融合的表现及意义何在,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重点。
可以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作品佛道融合背景原因。
需要说明,不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有着浓厚的“佛道融合”的意味。
体现明朝宗教思潮的“佛道融合”之所以能够被提出,必须是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佛道思想融合的实际存在和社会条件,这便是使得佛道思想融合变为现实的两种宗教正常融合化化的存在。
这包括政治背景。
因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十分不稳定,明朝政权被外忧内患所困扰,统治阶级的阁臣争权逐利,皇帝的昏慵无能,财政短缺,徭役繁重,政治腐败,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虎视眈眈,大有吞并明朝疆土自己取而代之的劲头,农民的反抗高涨,南方的民变频繁。
屡禁不止的民间秘密宗教社团、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犯等问题,显示出明王朝处在风雨飘摇随时都会坍塌灭亡的境地。
这时,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生长的道、释二教,仍然是明清之际封建统治的工具,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文化的支柱。
而且到这个时期,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在为封建王权维护统治,维系社会人伦纲常的理论上发展得更成熟和完善,三家相互补充借鉴从不同的思想角度为维护封建统治发挥着作用。
虽然统治者宣扬以儒学为主,但对佛、道二教维系封建纲常的作用也是充分肯定的。
当时社会中的农民起义,伦理纲常的破坏,尊卑不分,道德沦丧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统治集团除了强化政治手段,采取种种行政手段来打压、消除这种威胁,也还得从思想方面寻找突破口,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禁锢。
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儒、道、释三教自然成为明朝统治者巩固政权,收揽人心的工具。
它们本身就是依靠封建制度这块土壤孕育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而且对下层民众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
可以说,道释两教融合的思想被整个社会所接受,道释两教融合思想可以说是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思潮。
其次是文化背景。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开明代佛道融合风气的先锋。从朱元璋的想法来看,“佛教和道教都是对人民的教化工具,是缺一不可的”。
朱元璋进寺庙当僧人的这段经历让他见识到了佛道两教辅佐王室统治人民的力量,同时他也很清楚地知道佛道二教最致命的缺点存在于它们的内部,并开始着手大力整顿宗教。
他还提出了佛道并用的说法:“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神鬼,人无畏矣。王纲力用焉。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
上有所好,下必应之。朱元璋提倡三教并用,他的臣子们也随之极力鼓吹宗教融合。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在明代学术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佛道融合理念的变化和传播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阳明援佛、道入儒,创制了心学,这个影响遍布于整个晚明思想界。
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说过:“宗教融合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察其立言之意,盖欲使墨尽归儒,浸淫至于今日,此道日晦,彼说日昌,未有逃禅以入儒,只见逃儒以入释,波流风煽,何所底极”。
明代宗教融合的思想走向,是一种经过发展的新的精神,是明代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一个思想背景,对明代中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在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学还是在在文学创作中西游记封神演义,都包含着浓厚的宗教融合的韵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