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对泥娃

在船家的酒肆里,廖文清喝着酒,看着暗沉沉的河水,满心烦闷。之前总觉得只要做通母亲的工作就能一路顺畅,可如今母亲似乎默认了,他却反而迷茫了。自从他说了提亲之事,海棠似乎就离他远了,也从没又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难道,她竟是不喜欢的么?

“你个傻子,你还让一个妇人家怎么表示?要是投怀送抱的妇人,你敢娶?”云济琛用扇子敲着廖文清的脑袋,呵斥着。原来,廖文清酒后嘴比心快,竟是想到就说出来了。

廖文清挥挥手,拨开云济琛的扇子,因为酒意眼睛格外亮地盯着云济琛:“真的?你觉得她不是不愿意?”

云济琛撇撇嘴,道:“我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在生意场上也很果断干脆地,怎么一说这事儿就犯浑?到了她那一步,凡事哪能不瞻前顾后,想了又想的,你要做的就是快刀斩乱麻,把人娶回来再说……不过,那妇人性子烈,你要是把持不住自己,我看你还是别娶了。”

“谁说我把持不住自己?”廖文清伸手夺过云济琛的扇子,撂到一旁,很豪气道,“我跟她说了,娶了她之后,我再不会纳妾,一辈子就守着她一个……”

云济琛笑睨着廖文清道,“林家有条家规你可知道?”

廖文清愕然,这个他还真是不知道。林家说是暴发户一点儿不为过,统共也就这一年多功夫才富足腾达起来,之前不过是普通的庄户人家,统共三四口人,哪里谈得上什么家规。

“你不知道吧?”云济琛丝毫不理会廖文清急切的目光,笑眯眯地端着酒,抿了两口,方才不紧不慢道,“林家男人、包括林娘子的侄儿们,都没有纳妾、通房的规矩,也不许狎妓,嫖宿。”

看着呆愣住的廖文清,云济琛将杯中酒一仰而尽,感叹道:“那妇人虽说见识不少,但毕竟是庄户人家出身,秉承的也还是庄户人家的念想,想的就是一夫一妻相守度日,对于大家主儿的规矩还是知道的太少……你可要想明白了,若是真的娶她,你屋里那些就先要打发干净了,以后也不能再去花阁青楼散荡……”

“呃,丫头子打发了也就打发了,可谈生意应酬难免要去欢场逢场作戏……这个似乎就过了吧?那些歌舞伎算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个玩物儿罢了,又不会当了真……”廖文清大着舌头摇着头,愕然之后,又很有些不以为然。

云济琛看着廖文清半晌,再没有说话。这位看的还是不明白,少不得还要吃些苦头。

“明儿,我就要南下了,江南好久没去……你要迎接父母也没法子一起了……”云济琛斟酌着话,想着怎么提醒一下。“你父母归来后,你也要……”

廖文清却没让他把话说完,摆着手道:“嗯,你放心吧,父母回府,我就会尽快派人去刘家岙提亲。哈哈,你尽快回来,别耽误了喝我的喜酒!”

云济琛眼睛微微一缩,终是笑着应了下来。

重阳节之后第二天,安阳城百姓仍旧沉浸在节日的欢庆热闹中没醒过神来之时,云家二公子云济琛就悄无声息地只带了几个随从,跟着南下的船队一起,离开了安阳城,顺洛河一路南下。

廖文清也一大早就乘船沿河北上,迎接父母亲和二位嫂子和侄儿侄女们去了。

福安公主亲自出面举办了慈善拍卖会之后,就突然销声匿迹了起来,仿佛已经悄然离开了一样。这让许多别有心思的人很是懊恼,也有些冷眼旁观的人也大为疑惑,这样的行事可不像传言中福安公主的风格。

随着重阳节各种欢庆活动热闹劲儿,外出避祸的人更多地返回了自己的家园。紧跟其后的清和县的撤销封锁,也让人们的关注点转移了方向。因各种原因滞留在外的清河人,纷纷返回家中寻找自己的亲人,也有些因为疫情被困在清和县的人,封锁一撤销,也立刻离开清和,返回各自的家乡。

这一切,对于远离安阳城、清和县的刘家岙几乎没有影响。林家也依旧平和安宁,作坊中的炒药作坊基本又完成了一年的活计,炒制好的药材被逐批送往清水镇,人员则逐步分流到其他几个作坊里。

庄子那边的秋收秋耕都已完成,满囤就过来商议收租一事。今年庄子上只种了夏粮,秋粮基本都按照林家的号召种植了蔬菜和冬菜,如今冬菜的采收还未最后完成,满囤就过来跟邱晨商议,今年的租子怎么收取。若是全部收麦子的话,估计很有一些难度。

这几日,后园的蔬菜基本收获了,杨连成老爷子带着人种了几天果树,正好闲下来,邱晨就把这事儿干脆托给杨老爷子。杨家在杨家铺子也有些土地,之前杨家父子都赶车在外,家里的地种不了也会租出一部分给乡邻们,这收租子的事儿也有经验,教给杨老爷子处理,比她妥当的多。

能被委以重任,杨连成老爷子虽然没说什么,但从表情看得出很是欢喜,一大早就起身,催着上了早饭吃了,跟满囤一起去了庄子上。老爷子很注重实际,要亲自看过庄子上的情况才肯发表意见。

诸事忙得基本告一段落之际,邱晨委托潘佳卿寻找先生之事,也有了消息。潘佳卿过来跟邱晨回说,他在安平县城和安阳城认识的两位士子,一名是十年前的秀才,一名是九年前的举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厌倦了科考之事,索性招收学生,教书为生的。

这是大事,邱晨立刻让杨树猛和赵九分赴安平安阳打听二人的情况品行口碑。潘佳卿推荐的两位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两天,杨树猛和赵九就返了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让人很满意,两人学问都好,关键是品行名声极好,那名姓丁的举人还有些家业,那位姓袁的秀才却很是清贫,家里没有恒产,除了他教书挣些束脩外,就指靠着秀才娘子绣些花样送往绣坊售卖贴补生计,育有二女二男,长子如今十二岁,已经过了县试,次子只有五岁,也启了蒙。长女十四岁,在家帮着母亲操持家务,次女八岁,娇憨可爱,两个女儿也都识了些字。

听过杨树猛和赵九打听回来的消息,邱晨也很满意,立刻就备了礼,带上潘佳卿一起去请,很顺利地就谈妥了,十月初一,二人一起过来执教。

丁举人有家业,只会带一名小厮过来,袁秀才的意思却是想着把家人一起带过来。

正好林家在学堂后边盖了两排房子,大兴家的众人只占了一排,另一排还闲置着,都是两间正房外带东西两间厢房的格局,邱晨就把那一排房子跟后院的仆人房隔开,再跟学堂打通一个角门,将袁先生一家安置在两个打通的小院子里。

丁先生要教高一等的课程,就不混在学堂中,而是安置在林家一进的西厢房中,丁先生在北屋居住,南屋整理一番,打掉火炕加火墙、地火龙,布置成书房样式,摆上几套桌椅,就是小班制的教室了。置于,哪几个孩子能够进入高一级的小班教育,那就要看丁先生到时候的考核情况了。

家里的孩子们最短的也上了一年多学,学得比较快的几个,三百千千都学完了,开始学《尺牍》和《论语》。学得慢的,也学完了《三字经》和《百家姓》,私塾教育相对现代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并不要求学生学习进度,这一点,让邱晨还是很满意的。

想来,丁先生到了,选取高级班学员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从学完三百千千的孩子们里选取了。自家这些孩子,包括阿满都已经学完,开始学习四书中的《论语》了,说起来,倒是都有参选资格了。只是相对地,俊书俊文俊章和阿福学习成绩稍好,阿满和俊言稍差,而相对于阿满,俊言的学习成绩又差一些,在孩子们中是垫底的。

但邱晨也并不着急担心,俊言性子急躁活跃,坐不住,写字读书不行,在练功中表现却不错,敢冲敢打,秦礼秦勇不止一次跟邱晨说,这小子好好打熬上几年,就是一个当兵打仗的好材料,乃是勇将之才。对于什么勇将不勇将的,邱晨并不怎么感冒,不论如何,上战场就以为着刀兵和危险,她内心里一点儿不希望自家孩子去冒那种危险。在她看来,与其上战场还不如在家踏踏实实种地来的安稳……

忙碌中,邱晨抽空给秦铮的伤口拆了缝合线,秦铮的伤口愈合很好,没有感染现象,剩下的只需休养些时日了。给秦铮拆了线,邱晨也没再提撵人的话。

西厢房收拾好之后,要生火烘房子,其他各处的火墙、地火龙也跟着生火烧了起来。

进入九月中,天气转寒,中午天气晴好还暖和些,一早一晚已经很冷了,生了火,屋子里就温煦起来。

一样的,仆人家里也分了碳,每日早晚都能生会儿火烘烘屋子。学堂那边也收拾开始生火取暖,只不过天气不是太冷,只是上学前稍稍烘一下屋子,上课的时候潘佳卿还不让生火,适当的轻寒更可以让孩子们集中精力学习。

杨连成老爷子去庄子里看了两日后回来,跟邱晨商议了,庄子里的情况还算不错,虽说秋粮种的少,但种植蔬菜和秋冬菜收入比秋粮还好,又有林家的农具牲口支持,秋耕也完成的好,庄子里的佃户日子过得还算宽裕。杨老爷子看过佃户们的情形后,又跟几位比较有威望的老佃户拉过呱之后,那些佃户俱都愿意用秋菜抵租子。

邱晨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下来。反正庄户们种的秋菜不抵租子也大都卖到作坊里来,抵了租子也就相当于收了银钱,其实一样。只是,秋菜的品质上要分出几档来,以免到时候产生什么不均之争。

家务繁忙的同时,邱晨没有放松孩子们的关注。穆老头儿原本是来教导孩子们,特别是阿满功夫的,可自从来到林家之后,最开始的不着调,后来的痴迷上外伤的缝合术,每天不是拿着猪肉猪皮练习缝合,就是不知去哪里寻找外伤病号练手,有时候一两天都不见人影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又突兀的出现了,真正的是来无影去无踪……在连续两次之后,邱晨吩咐厨房,不用再给穆老头准备饭食,再不吭声就离开,回来赶上饭点儿吃饭,赶不上饭点儿谁也不用理会……如此之后,穆老头儿居然知错就改了,每次出门前都会给邱晨留个条。

哪怕是邱晨的房间门窗关闭再严丝合缝,睡一觉醒来,桌子上也可能摆着一张字条,是穆老头儿告知自己离开了,也会大致说明回来的时间,至于去了何处,去做何事,就一点儿没交代了。不过,能如此邱晨也就知足了,更细节的东西她也不会太执着。

九月二十,秦铮的伤口拆完线又过了三天,邱晨这一日没有多少事,吃过早饭,就拎着医药箱来到前院,给秦铮换药。

秦义秦孝来了之后,秦礼和秦勇就不再专职教导孩子们锻炼,而是跟秦义秦孝二人轮值在秦铮房里伺候,不当值的二人负责孩子们早晚的训练。

前院的西厢房改建成书房兼教室,大厨房就被搬迁去了后院,紧挨着三进穿廊的东院墙有三间房子早就盖好了,大厨房就搬到了那里,替出两间倒座来做了库房。如此,前往后院和大厨房,都有东跨院和正院间的过道通行,马车人员进出都不会影响到正院,大厨房里的人劳作忙乎,也不至于怕吵扰到主院的主人客人而多受拘束,是在是两厢便宜。

沿着廊檐走到正房门外,正在值守的沈琥和曾大牛不等邱晨到跟前,就笑着问候的同时打起了棉门帘子。

“爷刚刚用过早饭。夫人请进吧!”相对于秦礼秦勇,沈琥和曾大牛都要豪爽朴直的多。

邱晨笑着道:“几位兄弟的厚棉衣都已经做妥了,还有皮坎肩和皮护膝,过会儿让她们送过来,以后再早晚当值记得穿上。”

沈琥和曾大牛连连答应着,嘿嘿笑着连声致了谢,邱晨点点头,不再多言,抬脚进了正屋。

屋子里少了火墙,温煦如春。邱晨目光扫过屋角放置的两只养着锦鲤的粉彩瓷莲花鱼缸,水清鱼欢,暗暗点了点头,往西屋里走去。

秦勇正在西次间外侍候着,一看到邱晨立刻微笑着问候:“夫人过来了,今儿早上爷吃的香,吃了一份鸡豆花儿,两个小酥饼,两个白菜卷儿,还有豆腐馒头……”秦勇一连串的详细菜单子报上来,让邱晨几乎失笑。

听他说完了,邱晨微笑着点头:“用的香甜,身体恢复的也快!”

说着,微微低头从秦勇撩起的门帘下进入了西里间。

房间里同样暖意融融,却并不燥热,秦铮靠在炕头的大迎枕上,没有看书或者下棋,居然正在摆弄一堆黄乎乎灰糊糊的泥巴样的东西,袖子都挽得老高……

“你来了,正好过来和我参详参详,我打算做几个磨喝乐给孩子们玩,你说我做个什么样子好……”秦铮抬头看了一眼,就有自顾自地垂了眼揉搓起桌子上的泥巴团来,一边揉一边自语一般询问着邱晨的意见。

英勇善战的靖北大将军、功勋卓著的靖北侯突然玩起了泥巴,还要做磨喝乐……这其中巨大的反差,让邱晨愣怔了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

秦铮顾自揉了一会儿泥巴,没有得到回应,抬头看过来,微笑道:“很意外?我小时候最爱摆弄这个……我还自己动手烧过瓷器,为了这个,还专门跑去京郊的瓷器厂跟着老师傅学了好几个月……”

听他这么一说,邱晨收敛了惊讶之色,慢慢地走过去,将手上的医药箱子放在炕上,在秦铮对面坐了。

秦礼笑着送了盏茶上来,垂手退出了门外。

邱晨的目光都关注在秦铮手下的泥巴团上,看着这些有些特别的泥巴,禁不住伸手戳了戳:“这是专门用来烧陶器的陶土?”

秦铮抬眼看看她,脸色柔和平静道:“嗯,是去邻村陶窑上寻来的,质地一般,烧出来估计不够细腻。不过做磨喝乐也足够了,那个一般都是用红泥直接烧制的!”

磨喝乐最初是梵文音译的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后来渐渐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成了可爱顽童形象,有些像南方常见的泥阿福,形式却多种多样,有些是玩偶状,有些则类似瓦当状的刻花,最初用来七月初七供奉牛郎织女的,慢慢的就成了儿童的玩具。

邱晨实在想不出,是什么让秦铮突发奇想做起磨喝乐来,但不得不说,这种有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东西,对邱晨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说着话,秦铮扭了一块泥巴递到邱晨面前:“你也来一块试试?你的手巧,一定做得比我好看!”

邱晨下意识地接了泥巴,听到秦铮这话,不由失笑:“你从哪里看出我的手巧了?我如今可是连针线都拿不起来了!”

“那是你不做,你做一定比一般人做的好……就看你给我缝合的针脚,就比姓唐的半吊子强多了!”秦铮眼皮都不抬地说着话,看似很不上心,反而显得更真诚,因而丝毫感觉不到不真诚。

邱晨笑着摇头:“你这话要是让文庸知道了,估计又跟你急……”说着,不由想起穆老头儿在猪皮上练习的缝合术来,那叫一个深入浅出高低不平大小不均……忍不住笑道,“你没见那缝的真不好的,你要是见了,就知道文庸那已经堪称完美了!”

秦铮挑着眉头看向邱晨,跟着她笑笑:“……难怪,这几日不见老头人影儿了!”

话题一转,两个人商议起磨喝乐的造型问题。

邱晨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就是胖乎乎的阿满和笑的欢实的阿福,就笑道:“我要塑一个女娃一个男娃……”

说着,她的手下动作加快,将手中的一团泥分成两块,揉成两个椭圆形的泥坯,然后取了半碗水过来,沾着水慢慢地开始给泥坯塑形。她在现代的时候尝试过制陶,制陶器要想表面光滑整洁,用水打磨塑形是最省事的方法。

秦铮看着她手下渐渐多出来的剪刀、梳子、小刀子之类的工具,眉梢一点点挑起来,半天才渐渐落了回去。这样子,哪里是刚刚接触泥塑的新手,分明是泥塑老把式的架势嘛!难道说,她小时候也曾去烧陶的窑厂里玩耍过,跟着老师傅学习过?

邱晨平日沉稳理智,性子里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现代时又一直小姑独处,未婚未育的身份,让她那份单纯的童心时不时地会冒出来。这会儿,手里玩着泥巴,就起了童心玩性,认真地捏刻琢磨起来,有些忘我的意味了。

别看邱晨做针线不会,做这个却凸显出了她手指的灵活性。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根簪子在她的手里灵活机巧,很快,一个胖乎乎喜乐可掬的女娃娃就在她的手中塑造出来了。

秦铮微微一挑眉毛,也垂了眼睛,不甘落后地开始揉捏手中的泥巴,片刻功夫,一个同样可爱满脸笑意的男娃娃也被他捏好了。

邱晨托着自己捏的女娃娃,举到秦铮的男娃娃跟前:“呵呵,还是你这个好看,拙朴可爱,却不是灵活,看得出有底子的……”说着邱晨托了两个娃娃,询问:“放窗台晾干?还是放哪里烘干?”

泥塑想要烧制上色,需要晾干或者低温烘干到一定程度才行。是以,邱晨才会这么一问。

秦铮微笑道:“就放窗台吧!”

放窗台,他就可以随时看到了!

邱晨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个娃娃摆在窗台上,温和的阳光透过窗纸映在拙朴的两个泥娃娃上,似乎笼上了一层异样的光彩,让秦铮微微眯了眼睛。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