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九尧一言不发,直到那仁的面容出现一丝龟裂,方才开口道:“既是戚将军的爱徒,本王理应指点一二,但不巧的是,本王近日身体有些不适,不过看盛武小将军如此执着,就让本王侍从代本王与之切磋切磋吧。”
盛武和那仁分明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给他施压,他若不应,好像真是怕了盛武,届时对大夏的名声有损。
可若应了,盛武挂着戚将军徒弟的名衔,他胜了,世人只会认为理所应当,反之,他却要背上无尽骂名,甚至当年他在边境取得的军功都会被人们怀疑有假。
所以不如让别人替他一战。
一个是徒弟,一个是侍从,也没什么不对。
大夏这边的官员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只要煜王不出面,到时不管他的侍从是赢是输,他们都可以找到说辞,不至于伤了大夏的颜面。
盛武则是有些不满,他的任务是打败姜九尧,可不是一个小小的侍从。
“我看着殿下好好的,怎么就身体不适了?莫非是怕输,故意找的借口?”
盛武还想迫使姜九尧不得不答应。
大夏的臣子见状,忍不住拍案而起,“你们究竟是什么意思?面上说是来交好,怎么空口白牙的就质疑我们殿下?难道是想趁着我们殿下身体不适,故意伤人?”
眼瞅着其他大夏臣子也都如此激愤,那仁忙解释道:“盛武不是这个意思,诸位千万别误会他。”
说着,那仁朝盛武使个眼色。
盛武明白今日是不可能让姜九尧应下他的挑战,只好冲着众人拱一拱手道歉。
事情到了这里,大夏若再斤斤计较,未免有失大国风范。
大夏皇随即一笑,说了些场面话,盛武便率先站到了大殿中央。
紧接着,姜九尧往后看一眼,青枫微微颔首,从容不迫地走过去,但身板与盛武相比,像是一阵风就能吹倒的。
盛武不由嗤笑一声。
大夏这边的群臣瞬间面色一阵发青,心里暗暗埋怨姜九尧。
那么多能人不派,怎么派了这么一个?
不过到底是在南丘面前,众人虽然心里不爽,面上却还是维护着姜九尧,“人不可貌相,盛小将军也太自大了。”
那仁对盛武很有信心,便是姜九尧亲自下场,都不可能有胜算,故而在看到青枫这么弱不禁风后,那仁同盛武的态度是一样的,只是并未表现出来,还如之前一样不停地为盛武的张狂致歉。
大夏朝臣的面色稍稍好看一些,但他们如那仁和盛武一样,都不觉得青枫有胜算,只盼着青枫别输的那么难看。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在脑中思考青枫输后该怎么说,才不会伤了大夏的脸面。
察觉到这些,姜九尧却是面不改色,还趁机歪头看向云晚缨,“缨儿,青枫若赢了盛武,父皇必定会奖赏于我,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云晚缨表情微讶,“王爷,难道你忘了你已经给我写了和离书?”
姜九尧面色僵了一下。
他自然没有忘记他和她即将和离。
只不过他想在这最后的时刻里,还期盼着能跟她像寻常夫妻般相处,虽然这注定是他的奢望……
就在这时,场中突然响起铮的一声。
大夏朝臣皆眉头紧锁,满面愁容地看着刚才险些被打掉兵器的青枫。
盛武的表情越发不屑,还朝姜九尧投去一个满是讥诮的眼神。
姜九尧却丝毫没有被激怒的迹象,神情自若。
云晚缨了解姜九尧,明白青枫必定有击败盛武的把握,他才会派青枫出场。
果不其然,不过五招之后,场中局面陡然发生了变化,之前还束手无策的青枫充分发挥了他身形上的优势,不停地攻击盛武的下盘,盛武从原来的占据绝对上风逐渐变得无计可施,到最后竟是被青枫手中的剑逼到一屁股坐在地上。
“承让。”
随着青枫收起长剑,反应过来的大夏群臣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个个脸上再无颓丧之气,布满了洋洋喜气。
反之,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南丘使臣,此时一个个都耷拉下脑袋,暗暗咬牙。
唯有那仁很快收起脸上的震惊之色,起身对着姜九尧作揖道:“煜王手下尽出豪杰,在下佩服,佩服。”
姜九尧并未居功,朝坐在高位的皇上拱了拱手,“大夏在父皇的治理下国泰民安,才会人才辈出。”
谁都喜欢被恭维,尤其是还在使臣面前,大夏皇甚是开心地笑一笑,随后果真提到要奖赏姜九尧。
姜九尧看一眼云晚缨,见她还是神色淡然,当场表态,“这都是父皇的功劳,儿臣又岂敢索要赏赐?儿臣只愿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人尽其才。”
大夏皇闻言,更为高兴,不过还是按规矩给了姜九尧不少赏赐。
殿中的气氛随之掀到又一个高潮。
更多的人朝那仁涌去,看似依旧是杯酒言欢,但大多都是在暗讽他们不自量力,有眼不识泰山。
那仁倒是沉得住气,除了盛武被青枫打败后露出过短暂的诧异后,其余时间都很是和善。
盛武则是满脸阴鸷,目光在青枫和姜九尧的身上来回穿梭,最后定在云晚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