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这座繁华而又暗流涌动的京城。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挡,只有零星的光亮透过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一片斑驳的阴影。
此时,十多道黑衣刺客,正在围攻赵光义的座驾车子,在车子外围则是赵光义的家将护卫,双方正在激战。
赵光义坐在车内,眼神微冷。他是晋王,位高权重,但此刻他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来自眼前的刺杀,而是源于一种难以言说的预感。
究竟什么人要刺杀他?到底有什么阴谋?
马车外,家将高琼、王荣、葛霸三人各持兵刃,守护着赵光义的马车,只有他们三人还没有出手。
高琼手持长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四周的每一个角落。
王荣手握长剑,剑身细长,剑尖微微上翘,显得灵动而锋利。他的身形瘦削,但动作却极为敏捷,仿佛随时都能像一只猎豹般扑向敌人。
葛霸则手持长枪,枪尖如利刃般锋利,枪杆在手中转动自如。他的身材魁梧,肌肉虬结,给人一种坚如磐石的感觉。
三人都是赵光义的贴身侍卫,武功高强,忠心耿耿,此时格外小心应对。
就在他们警惕之时,几个黑衣人如同幽灵般从天而降,似乎手中拉着绳索,直奔车子顶盖刺杀下来。
“小心此刻!”
高琼率先察觉到了危险,大喝一声,挥刀迎向了冲在最前面的黑衣人。
刀光一闪,寒芒四射,黑衣人手中的短剑被高琼一刀磕飞,紧接着,高琼的刀锋顺势而下,黑衣人躲闪不及,被砍倒在地。
王荣和葛霸也迅速反应过来,王荣的剑如同灵蛇出洞,剑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直指另个黑衣人的要害。
葛霸跺地,身子跳起,挥舞着长枪,枪杆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道铜墙铁壁,将冲向马车顶部的黑衣人一一挡开。
“噗嗤、当啷!”的声响不断传来,黑衣人和赵光义的侍卫们在夜色中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鲜血飞溅,染红了青石板路,也染红了月光下的阴影。
黑衣人虽然人数众多,但高琼、王荣、葛霸三人武功高强,配合默契,一时间竟让他们无法靠近赵光义的马车。
然而,黑衣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只要能让赵光义受伤,也能给背后的主子一个交代。于是,他们纷纷拿出了暗器,朝着赵光义的马车射去。
“小心暗器!”
王荣大喝一声,挥剑挡开了几枚飞来的暗器,但仍有几枚暗器擦着赵光义的衣角射入了车内。
赵光义只觉得肩头一痛,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好在只是擦伤,并无大碍。
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嘈杂声,那是巡城司的巡逻卫兵赶了过来。
黑衣人们见状,知道行刺失败,只得后退逃走,迅速逃离,身影进入黑暗中,只留下一地的尸体和鲜血。
赵光义受了轻伤,脸色不悦,撩开车帘下车。他的眼神冷冽,扫视着四周的混乱场景,心中暗自恼怒。
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上树敌众多,但没想到敌人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在京城之中对他下手。
“见过晋王!”
巡逻卫队一位都头恭敬地朝着赵光义行礼,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惊慌和不解。
赵光义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留活口,追拿逃散的黑衣人!”
都头连忙应了一声,转身指挥着巡逻卫兵追了上去。
赵光义则转身看向高琼、王荣、葛霸三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若不是这三人武功高强,自己今晚恐怕凶多吉少。
“你们三人,好生养伤,此事我会派人调查。”
赵光义说完,转身登上马车,马车缓缓驶向远方,只留下一地的鲜血和尸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
夜色依旧深沉,但这场刺杀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赵光义心中清楚,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而他,也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
应天府攻城大战仍在继续,枢密院副使李处耕,大将军党进、王政忠、高怀德、米信、张永德、符彦卿等相互配合,组织宋军对抗吴军的攻城。
应天府的古城,如暴风雨中的海面小舟,被各种冲击,只是仍然在坚挺着,没有覆灭。
李处耕站在城楼上,看着密密麻麻的吴军进攻,城外至少有二三十万敌军兵力,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吴军太多了,我们的兵力不够,也不知道东路军、西路军能否及时赶过来救援。”李处耕叹道。
两个月前,赵匡胤发兵南下,曾经分兵三路,有一东路军,重任了王审琦、杨光义二将,统率五万禁军精锐,沿途可不断征召地方兵马,直扑江淮。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死死盯住泰州一带,阻截林仁肇所率领的吴军劲旅,后来被林仁肇击败,却还有数万兵马在齐鲁一带。
另一路军事西路军,则由王仁瞻、韩重赟两位勇将挂帅,同样率领五万禁军,气势汹汹地扑向西南方,要迎头痛击潘崇彻的西路兵马,最后也被击退,但实力保存下来,还有五六万兵马,也在朝着应天府禁军,要援救应天府。
这两路兵马就是应天府破局的关键,苏宸也同样想到,因此做好了围城打援的准备。
林仁肇、潘美各自带兵五万前去阻挡,其余兵力,还是在抓紧猛攻应天府,消耗城内的主力军。
吴军有火器、抛石车等攻城利器,宋军则依靠城池高度来居高临下还击,各有优势和凭仗,所以一时间打得难分难解。
苏宸看着城头,也有点犯难,虽然有火器能炸开城门,但是很快就被宋军堆积了大量的滚木等,难以闯入。想要迅速破城,只能靠出其不意,里应外合。
现在属于国战,城内有十万大军,城外还有宋军在抵挡,这时候打消耗战也是必须的,否则,哪怕杀入城内,还是艰苦的巷战,要磨灭掉十万宋军在城内,谈何容易。
“看来,宣传战、化学战、地道战都要使用上了,另外应天府内的粮草等,也要攻击的重点。”苏宸思维灵活,不局限于简单的攻城战,希望从多方面一起下手,解决破城的难题。